今年以来,有关胶原蛋白的各种风波频发。5月,一条质疑微博引发了口服胶原蛋白“功效”之争,随着“功效”风波的进一步发酵,7月,央视《焦点访谈》节目以“胶原蛋白的美丽神话”为题,对胶原蛋白市场的乱象进行了报道。近日,某媒体又接连报道了对市面上汤臣倍健、无限极、颜如玉等七款口服胶原蛋白产品的第三方检测结果,多款产品被指“含量与标识不符,部分品牌产品不含胶原蛋白”。随后,涉事企业纷纷公布检测结果,以证清白。胶原蛋白功效到底如何,我们姑且暂不讨论,但这场你来我往的胶原蛋白风波背后却暴露了我国保健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
其一,科普知识的缺失,让消费者很受伤。市面上许多食品或保健食品的生产经营企业经常打着所谓的“新概念”、“高科技”,大肆炒作,故意夸大其所谓的保健、治疗功能,误导消费者。目前,申请并取得国家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的胶原蛋白产品仅有33款,市面上大部分胶原蛋白产品属于普通食品,而作为普通食品,本就没有“功效”一说。
其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让行业很“受伤”。一些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产品说明书和标签不按批准内容印制,擅自增加保健功能,扩大适用人群,变更食用方法和食用量,甚至故意混淆食品与药品的界限。还有一些企业以取得新资源食品文号、卫生许可证号、地方批准文号等的产品冒充保健食品生产销售,声称保健功能,甚至夸大声称治疗功能,误导消费者,严重扰乱保健食品市场秩序,给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蒙上阴影。
其三,产品标准的缺失,让监管部门很“受伤”。此次胶原蛋白事件,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产品标准缺失的质疑。其实,不仅是胶原蛋白产品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包括此前的纯净水、螺旋藻等事件,也都反映出我国食品保健食品标准的制定严重滞后的问题,没有国标、省标和行标是制约食品保健食品产业发展的一个客观因素。
其四,法律法规的缺失,让执法人员很“受伤”。不论是虚假宣传,还是不同标准生产,造成的后果就是消费者的经济和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但目前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严重滞后,对一些食品保健食品夸大宣传、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不论是认定还是处罚都使执法人员无法可依,难以作为。
此次胶原蛋白风波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那就是必须加强行业自律和行业监管,进一步加快国家保健食品标准的制定。目前全国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正在各地有序推进,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食品生产、流通实行全程监管,这种全程监管机制将有助于引导食品保健食品产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一系列有关保健食品生产、销售、宣传等方面的规章办法,也表明了国家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和市场秩序的决心 国内葡萄酒市场随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了相对成熟的阶段,家用葡萄酒的比例也在日益提高,这对于主打中低端产品的国内葡萄酒商来说看上去是个不错的机会,然而往往是梦想性感而现实骨感。进口葡萄酒疯狂入市搅局、政府颁布“禁酒令”、消费心理不成熟等原因让国内葡萄酒企业举步维艰。市场营业额大幅下滑近60%,代理商全年零补货,库存成为摆在国内葡萄酒企业面前最大的难题。
300万库存压垮代理商
不赔就是赚
今年对于国内酒业市场来说可谓进入了冰河时代,怎一个冷字了得。看上去白酒受到的冲击最大,其实葡萄酒市场的日子也好过不到哪儿去。国内葡萄酒领军品牌张裕新的财报数字赤裸裸地道出国内葡萄酒企业的生存现状,张裕2013年三季报显示,集团三季度净利润下滑46.94%,创下五年来的新低。
有知情者向北京商报记者报料,目前国内葡萄酒企业深陷库存压力,今年的库存相比往年要高出30%左右。“今天市场流动性非常差,代理商手中压了很多的货,很多代理商一年都没补过货。而企业依然每天生产,生产出来的卖不出去就形成了巨大的库存。”知情人如此说道。
北京某红酒代理商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现在我的库房有大约300万左右的存货,虽然和往年差不多,但是往年是有进有出,市场活跃,资金流动非常快,但今年,那300万的货在我的库房放了快半年了。按照以往的经验中秋和国庆是我最忙的时候,销售额大约在100多万元,但是今年的业绩只有1/3而已”。
有消息称,很多经营国内葡萄酒的代理商都开始纷纷转行,行业内人士称现在是国内葡萄酒地震期。北京商报记者在海淀区一家经营国内葡萄酒的店铺看到,店主已经将进口红酒和啤酒摆在了显眼的位置,通过询问销售人员才找出了略带灰尘的国产葡萄酒。
对此,北京康成行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常红娜表示,国内葡萄酒经销商、代理商转行的太多了,如果不是有固定的餐厅客源,公司的处境也非常困难。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今年挣钱是不可能了,只求不赔钱是很多做这个行业的人共同的期许。
销售额较往年下滑50%
市场低迷触底
北京商报记者获悉,从去年开始国产红酒便有些走下坡路,去年张裕葡萄酒销量下滑的比例在10%以内,而从其财报中不难看出,新季度的业绩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由于受到国内“禁酒令”的影响,国内高端葡萄酒市场持续走低,这让许多经营中低端国产葡萄酒的人看到了一丝希望,然而事实却给了这些经营者一记耳光。由于国内市场消费格局的变化,很多进口葡萄酒商开始调整策略,放低身段来亲近国内普通消费者。
北京商报记者走访超市发现,一瓶新世界葡萄酒的价格在100元左右,而中档的国内葡萄酒的价格普遍在70-100元左右。
30元的价格差对于购买红酒的消费者来说并不具备竞争优势,而国内消费者不成熟的消费心理让其更钟情于进口葡萄酒。进口葡萄酒谋划中低端市场让原本拥有群众基础的国内葡萄酒企业未来之路更加艰辛。
对此,业内人士称,国产葡萄酒应该提高产品品质,树立品牌形象,在高端市场加大投入,以此来对抗进口葡萄酒的冲击。
“国内葡萄酒在内忧外患的影响下销售额大幅度下滑,据我个人分析,下滑幅度大概在50%左右。”常红娜如是说。
业内专家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从目前的市场状况看,国内葡萄酒已经快跌到谷底,库存压力之大令人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