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不是饭,是面子;讲的不是工作,是排场;比的不是能力,是阔气……这些曾经是高端餐饮业赖以生存的“不二法门”。然而,仿佛一夜之间,高端餐饮业的日子变得不太好过了。这一夜,得从去年年底吹来的一场 “节俭”风算起。
对于高档餐饮业来说,节俭之风犹如一场“晴天霹雳”。在经历了最初的彷徨与犹豫后,不少高档酒店不得不放下“高贵”的身段。
按照经济学理论,有需求就有供给,需求越多供给越大,反之亦然,这是很自然的事儿。可是,为什么中央一项有关节俭规定就能搅动整个行业的神经呢?
有这样一则故事值得我们细细玩味:天堂的门坏了,上帝要招标重修。印度人说:三千元就弄好,理由是材料费一千,人工费一千,我自己赚一千;来个德国人说:要六千元,材料费二千,人工二千,自己赚二千;最后中国人淡定地说:这个要九千元,三千给你,三千我的,剩下三千给那个印度人干。上帝愕然,拍案:就你了!
上帝愕然,是因为上帝不知道中国的市场是如何运转的。中国是人情社会,讲究关系,崇尚“没有人是万万不能的”,要有人打招呼,要有中间人引荐,要上下打点,这就是中国特色的“显规则”。中国的高端餐饮业亦是如此,不靠竞争,靠关系。
于是,一些高档餐厅的老板为了能够吸引公款来此消费,不惜一切代价进行“公关”,因为获得领导的青睐就是最大的资源,就是赚钱牟利的资本。殊不知,以公款支撑起来的高端消费是一种扭曲的消费模式。虽说,公款消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拉动消费,但无异于是把纳税人的钱收上来,再借官员之手花出去罢了,以此制造的消费繁荣假象只能是饮鸩止渴。
所以,依附于“三公消费”的餐饮业出现今天的局面也就在所难免了。这与当年潘石屹形容地产开发商的一句话不谋而合—“死掉的开发商都不是饿死的,而是撑死的。”这也恰恰一语点破了中国很多行业的通病—地产如是,高档餐饮亦如是。
如今,“八项规定”的出台,实际上是抽掉了这种畸形消费模式的支柱,必然会倒逼高档餐饮业重新定位,重拾自由竞争。与此同时,餐饮业也将省下大量取悦官员的成本,从而把更多的精力用到普通消费者身上,实实在在地让利于民。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限制“三公消费”将是一个长效机制。因而,对高档餐饮业来说,不要奢望“改作风”只是一阵风。转型就好比去腐生肌,刮骨疗毒,肯定会痛,但在生存压力面前,再痛也要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