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转基因技术的讨论屡屡见诸报端,国内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甚。赞成者以转基因增产增收增营养立论,以先进技术科普者立足,反对者则以转基因技术安全未定论张目,关于转基因技术的讨论在这个收获的季节也不断升温……
为什么这个问题目前已经超越了科学研究本身而被专业或不专业的社会大众不断讨论?其中的主要原因大概就在于粮食安全已经成为大家极为关注的社会民生问题,所以一个技术问题才被升华到关乎国计民生的高度,才会引来大家不断的探讨与关注。
但在这场论争中,很多人似乎陷入同一个误区,赞成者认为似乎只有转基因技术才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不二法门,而反对者似乎也仅仅为了反对而反对,却毫无建设,似乎中国的粮食安危仅系于转基因一身。但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看问题不妨全面一点:转基因技术,不是粮食增产增收的唯一出路。
众所周知,目前种业方面较为成熟的,可以规模化的粮食增产技术主要有两种—杂交和转基因。因此即使单纯从良种这一个方面来看,我们也有两个选择,而不是只有一条坦途。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农业最初的选择正是杂交技术。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中国在杂交水稻和玉米方面不断突破,取得了重大成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让中国的水稻和玉米杂交技术始终居于世界前列,中国稻谷和玉米产量也节节攀升,中国的粮食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杂交技术的有力保障。而且,目前小麦虽然杂交技术不显优势,但是小麦常规育种亦较为发达,中国主粮单产虽然依旧低于西方先进水平,但良种技术优势相差并非如想象之大。转基因技术虽然号称“第三次绿色革命”,但杂交技术作为它的老前辈—“第二代绿色革命”—的主要成就,其对传统农业的增产帮助,目前依然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抓好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的继续再推广仍将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中国粮食单产以较大的助力。
而且相较于转基因技术的安全不可知论,杂交技术可谓更加绿色安全。转基因技术由于采取了跨物种的基因重组,而被认为存在潜在不可知风险,虽然安全与否均无高效力证据予以证明,但审慎的科学态度应该是我们的必然选择。而且在杂交技术相对成熟安全的前提下,加大对杂交技术的推广来进一步增加生产能力似乎是更为稳妥的选择,也更符合国人目前对于健康安全的时代诉求。
其实,不止良种方面中国的粮食增产增收是一个选择题,而且其他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途径也足可倚赖。
中国计划在未来的相当时间内将改造自己大面积的中低产田,计划将在2020年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这对提高粮食生产潜力无疑颇有裨益,而且其将在相当程度上降低耕作的综合成本。同时,中国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和农机合作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仅仅实现了初步机械化的中国农业在大机械化的钢铁洪流中能迸发出多大的生产潜力完全可以期待,而且土地集约化经营后的成本降幅将远远超越转基因技术节省的农资支出。相较于单纯依赖科学技术带来的节流效应,我们更应该筹划集约化、规模化下的大农业的减支效果。
科学的归科学,生活的归生活。我们坚信转基因技术是人类科技文明的重大突破,目前看来也是农业科技新发展的璀璨明珠。转基因技术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转基因的未来也应该是光明的。
争论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多做些研究很有必要。目前,我们所应该做的是继续把转基因技术交给科学,给它一个正常进行科学研究的空间,让科学来解决我们的疑惑,来解答我们对转基因技术的所有疑问,令我们在未来可以拥抱更绿色的美好明天。立足眼下,我们则要着力推行现有的成熟技术,改变现有的生产模式,提高农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夯实农业生产新体制的基础,奠定农业新发展的基石,为未来农业科技的成熟和大发展做好准备。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