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产业,由于味精的主要成分主要是谷氨酸纳单体,同质化严重。生产企业不容易找出特别的卖点。
从消费者需求来讲,由于消费者目前普遍认为吃味精无益健康,烹饪不当还容易造成身体的损害,而转向吃鸡精鸡粉及其它替代调味品,因此,家庭消费量有下降的趋势;
从生产上讲,味精的生产属于高能耗,高污染,尤其是环境污染问题处理难度比较大,由于目前我国各地方对于环保的要求各不相同,使得味精企业的分布会呈现分散到相对区域集中的局面,
我国味精产业起步较晚,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并且在1992年达到最高峰,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从2002年到2010年这8年的时间,味精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1%,近3年每年的成长率低于5%,进入了一个相对平衡的时期。为什么家庭消费降低,行业还有成长呢?这是由于,消费者不吃味精,转向吃鸡精,而鸡精的成分里面40%就是味精,而10%为盐,鸡精市场也是增长的,而且味精的消费渠道,不止家庭。
目前在一线城市,家庭味精和鸡精的消费量大约是1:4,在沿海城市,大约是1:5,受消费习惯影响,有的地区这个比例达到1:10,味精的主要销售渠道集中在三个,分别是工业、餐饮、家庭,消费比重大约是5:3:2。
实际上,味精销售渠道,还有工业渠道和餐饮渠道,在这些渠道里面,味精还是一个非常高效、低廉和安全的增鲜方式。我国的食品工业、餐饮行业,也一直都在增长。
因此,消费者并没有完全不吃味精,只是转换了味精的消费形式。因此,味精行业,也一直处于增长,即便这种增长是缓慢的。
味精行业目前是处于两级分化的阶段。由于高污染、高能耗、高原材料成本、低利润等重大问题,长江以南的味精生产几乎停顿,目前还有销售的味精品牌多转向散装购进,之后小包分装的形式维持生意。长江以北的企业利用各自己的优势,形成产业链,解决了上述四大困扰,利用资金优势,以大吃小,提高市场集中度。
中国工信部网站2013年4月11日消息:工信部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下达了2013年19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中,味精行业需要淘汰落后产能目标较2012年增加了14.2万吨,增幅高达99.3%,其目标任务同比增幅高居榜首,是重点治理的行业。味精行业的市场竞争将体现在企业战略的竞争,大的企业融合合并,将使这个产业变成行业巨头垄断的产业。
全国销量最大的味精公司是河北的梅花味精,它是这个行业里面的隐形冠军,两家投资公司共同投资2000万美元加入,目标是将梅花打造成中国的味之素,2009年,梅花在央视打广告,请名人代言。
过去,山东阜丰是站在隐形冠军身后的影子冠军,它生产味精原料,稍加转换即可成为味精,而它的产能更大,随时可以打通下游,成为新的冠军,一切,只是时间问题,而现在,阜丰从幕后走向前台,直接生产味精,并且请明星代言,大打广告,极为高调地杀入了味精市场。
然而,味精在民用方面,辉煌的时代已经过去,还能掀起多大的波澜呢?这样花钱,值得吗?
无论如何,味精市场,即将进入寡头时代。需要用家警惕的是,行业集中度提高之后,味精生产企业可能会利用其垄断地位,操纵市场价格,以提高利润率。
上面的竞争格局,是不是已经很清晰明白?
制造寡头们要竞争,还得进一步拼产能、拼资金、拼技术、拼管理、拼政府关系,以取得成本优势。目前,全国味精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内蒙、东北、山东等地,其中呼和浩特市的阜丰和通辽市的梅花产量最大。全国味精每年的产销量大约在240万吨左右,阜丰和梅花两家就超过50%,其它尾随其后的品牌有伊品、莲花、菱花、武夷牌、飞马、信乐、国泰、骏马、圣花,三九、华茂等。近年,有一些企业在陕西、新疆设立基地,利用当地丰富的玉米资源进行生产。
二线味精制造企业,就得拼品牌、拼服务、拼产品组合,以争取大客户,或作为工业原料,或作为OEM供货商,再有精力,取得区域市场的家庭市场的占有率。味精企业生产的盈亏平衡点大约是年产量4万吨,低于此产能的味精生产企业,很难盈利。出路是停产走分装路线,或者转产做其它,下下策是想办法扩大产能。
对于经销商来讲,在选择味精时,可以把握短线和长线两种办法来多赚钱。所谓长线是,将来可能在产业竞争加剧时,会剩下来的那五个品牌,你取得经营权了,毫无疑问,肯定能赚到钱;另外,竞争品牌之中第三位至第十位,这些品牌这你也应该拿到一至两个品牌,或是地方品牌,这些会使保证你利润和产品线的安全。
然而,味精厂真的没有活路了吗?
可以向鸡精、复合调味品方向发展。利润就能提得高,拼到尽头,当味精巨头已经不愿再以流血竞争抢夺市场份额的时候,他们会像以前由做味精原料转向生产成品味精,又由做散装味精到生产小包装味精,接下来会是又向下游发展,做鸡精市场了——我想,这个就是味精企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