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快消品网,中国快速消费品门户网站。

LOGO

热门关键词:  企业    高端  牛奶  经销商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行业分析 >

2018便利店进入尴尬期 新零售以技术造血寻突破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更新时间:2019-01-22 09:26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便利店的发展略显尴尬。

  邻家、131便利店均因资金周转问题“爆雷”关店。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8年三季度“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能看出,全行业呈现“降温”趋势,多起突发事件的背后暴露出的,是整个行业造血能力的不足与北京的“便利店缺失”。

  与此同时,在国内实体零售的寒冬中,便利店业态在政策的支持以及资本的推动下更是成为新风口。好邻居等本土品牌主动拥抱技术革命迅速完成门店迭代,便利蜂、苏宁小店等新品牌的出现加速了市场竞争,2018年12月,业界也传出阿里巴巴在便利店业态的几起动作。

  新零售与传统零售碰撞出火花,便利店成为重要的一环,在大城市租金、人工成本快速上升的环境下,如何提高效率、迅速完成迭代升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8便利店进入尴尬期 新零售以技术造血寻突破

  • 两次关店潮

  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有了“便利店情结”。在寒冷的夜晚,便利店明亮的灯光带给人无比的安全感,这里可以是深夜食堂,也可以是精神收容所,便利店成为了城市生活的“精神之光”。

  1992年10月,7-ELEVEN第一家中国大陆门店在深圳开业,连锁便利店的业态正式出现在大陆市场。

  2003年,法国品牌倍顺好邻居因前景不明朗退出北京,好邻居便利店在此后由香港资方港佳控股接手。2004年初,7-ELEVEN便利店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门店,而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北京加快城市化建设,多条地铁线路的开通与大量写字楼、新兴商务区的出现,使得北京开始具备现代便利店的土壤,7-ELEVEN“零售+餐饮”的模式也在商圈内的繁荣下取得了巨大成功。

  但即便如此,与上海相比,便利店在北京的发展依然缓慢。从2012年开始,上海逾六千家的便利店经历了一轮洗牌。全家、罗森、7-ELEVEN都各关闭了几十家门店,农工商集团麾下的便利店板块——好德和可的也大量调整门店,曾有业内人士表示,彼时市场并没有饱和,“从来都是重新分配的问题”。如果说2012年在上海的便利店关店潮是市场竞争所导致的行业洗牌,那么2018发生在年北京市场的关店潮则颇有几分“戏谑”的意味。

  2018年8月,因背后出资方善林金融资金链断裂,邻家便利店突然“失血”,一夜之间关闭了168家店铺,快速发展后快速衰亡。2018年9月,因投资方春晓资本出现问题,131便利店创始人失联。11月中旬,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全时便利店出现大规模不供货现象,被传正寻求出售。

  在好邻居CEO陶冶看来,近期很多倒下的便利店,除了上游资金链断裂的直接原因外,还因其没有形成造血能力,或正处于“养店”的阶段。资本市场爆雷背后浮现出的依然是长期成本过高、盈利困难的问题。

  从业务层面来看,连锁便利店品牌都需要通过规模化来盈利,在业内人士看来,区域便利店盈利的平衡点一般在200—300间左右,且规模化后,对于门店选址、供应链能力、人员培训都要求极高。

  而在更多业内人士看来,便利店行业最大的痛点在于对供应链的把握,库存率过高、运营效率较低,都会降低毛利。这也意味着一旦便利店的上游资金链出现问题,企业只能选择关停门店来及时止损,也正因为此,便利店行业虽然每年都有百分之十几的复合增长率,但确是最容易被资本抛弃的小赛道。

  资本的加持可以使得便利店品牌快速扩张,但速生如何不速朽,成为人们不断思考的问题。

  • 技术革命要趁早

  实际上,便利店等传统零售企业主动拥抱新技术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不论是沃尔玛、7-ELEVEN还是亚马逊,在商品的管理上,一直都对技术有所应用,并且取得相当大的突破。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7-ELEVEN就导入了自己的ERP系统、区域系统以及POS系统,沃尔玛更是用了50年的时间完成了供应链端的技术变革。1987年,沃尔玛成功发射了全球第一颗商用通信卫星,对全球4000多家门店所有商品的进销存信息进行统一管理,这些在当时远比互联网新零售的理念先进。

  “但是从POS机应用之后,零售业的数字化技术几乎没有再前进,最多只是支付手段发生改变。”在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看来,随着电子商务的下沉,线上线下一体化程度的逐渐提高,很多传统零售的玩家都希望尝试摸索电商项目,当然大部分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在此后,喜士多选择天猫,好邻居选择京东,便利店一度成为电商平台的包裹自提点。

  “年轻人确实在往线上走,但线上电商跟线下零售完全是两回事儿,我们根本不懂,也竞争不过”,陶冶希望好邻居能与顾客在手机上更好地去交流。在他看来,2010年是北京便利店市场的一个转折,北京“三个半”的城市环境恰好为O2O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土壤,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优秀的连锁便利店品牌也通过技术获得了管理效率的提升。

  对于互联网企业,便利店绝对是好的合作伙伴,随着美团、饿了么等本地生活平台发展壮大,便利店更成为重要的“流量入口”。“便利店品牌入驻美团、饿了么,更多是帮助线上平台完善了生态”,在罗兰贝格执行总监马路明看来,面对第三方的“线上化”服务,更多便利店品牌是“骑虎难下”。

  早前,旷视科技创始人印奇曾表示,未来很难有商业不智能化。在他看来,线下门店的数字化大多还处于POS收银机的阶段,而作为“阿里系”的旷视科技,自然希望能够实现“人—货—场”的有效信息互动。

  • 多种方式解难题

  在邻家168家门店全部关店之后,物美与部分邻家团队组成北京邻鲜连锁便利店有限公司,接手原邻家70—80家门店,挂牌“多点便利店”,并由多点“赋能”。早前,物美就已在便利店领域有所布局,而在整个物美的体系下,多点已成为了重要角色。

  物美创始人张文中表示:“2006年至2015年我和物美错过了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期。直到2015年我办了一家公司叫“多点”,尽管我们经历了很艰难的时刻,但再次从数字化入手,尝试对零售企业的改造。”

  多点Dmall联合创始人张峰反复强调,多点便利店仍在尝试的阶段,“目前主要是对IT系统的一个重构,我们也会做只能选品与选址,另外就是供应链的改造与优化”。目前,多家便利店已安装自购助设备,并有“多点自由购”的流程引导图,而这套系统在“物美系”已大面积应用。

  然而与其他品牌不同的是,张峰希望打通多点便利店与物美超市的供应链,这无疑要比天猫、京东等电商巨头希望通过2B的方式改造夫妻小店更有实践性。

  “电商巨头或许希望通过全国性的供应链体系打破便利店的地域性难题,但目前来看很难实现,很多供应商跨区域的能力都有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王洪涛说。

  有统计显示,中国的便利店品牌超过260个,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便利店行业集中度很低。目前仅上海和广东的便利店门店数量超过5000家,大多数地区的便利店总数都少于1000家。

  “对于不同地区、甚至是不同业态,供应商都有不同的价格,很多经销商有严格的区域代理制度,不支持串货。此外,像京东、苏宁,供应链的优势还是在3C产品,而便利店与大卖场、电商又不一样,便利店还有一个进货后拆零的问题,所以这个环节就又复杂了一道,当然如果企业能够快速规模化,搭建全国性的供应链体系肯定是趋势。”王洪涛说到。

  可以肯定的是,在资本和政策的推动下,行业竞争会更加激烈。有消息称,阿里巴巴5亿元入股喜士多便利店,同时,阿里巴巴联手百联集团推出“逸刻新零售”,有市场认识认为,逸刻新零售主要定位做生鲜便利店、新型便利店。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8中国便利店报告》显示,近一年来便利店行业的运营成本正在快速上升,房租成本上涨18%,人工成本提高12%,便利店企业继续通过技术提升管效益,来对抗成本上升。

  而技术爆炸的趋势已经能够看到。旷视科技副总裁谢忆楠表示,“在零售行业,大家都能看到同样的终局,就是希望通过技术将日常的经营参数化,但这个过程怎么去演变?还没有人能回答,这就像BB机到底是如何升级为智能手机的,过程没有办法从一开始就给出答案。”

  实际上不论是新零售还是旧零售,本质都是交易。“我认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企业能拿出一个完整的或者系统的解决方案,能够让所有人都完全应用,大家基本上都是在用一些碎片式的方式、或者碎片式的程序来解决门店运营过程中的某一些问题”,王洪涛表示。

  (谢芸子)

  食评

  期待便利店搭载更多社区服务

  便利店一般位于社区的一隅或街角,因为距离社区近而受到居民欢迎。但过去多年,各地便利店功能普遍比较单一,以零售日用消费品为主,没有最大化地挖掘便利店的服务潜力。实际上,便利店完全可以利用自身便利优势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多服务。在方便居民生活的同时,便利店自身也可增加收入,推动城市零售业发展。

  便利店搭载更多社区服务,需要政策支持和市场创新。2018年10月,北京市商委等7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便利店发展的若干措施》,通过拓展发展空间、加大资金支持、改革经营许可、规范执法检查等举措,积极支持便利店发展。同时,管理部门要意识到,新零售时代便利店与传统上的粮油店、杂货店有明显区别。便利店投资者只有深入研究居民需求,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提升服务质量,拓宽服务功能,有望获得快速发展。以在多座城市开设便利店的国安社区为例,其线上线下服务已覆盖零售、海外购、家政、维修、快递、养老、公益、金融等方面。

  其实,便利店搭载更多社区服务的空间很大,因为社区是居民比较集中的地方,居民需求是多元化的。如果便利店仅提供日常消费品,不仅局限性很大,而且只能维持基本经营,很难发展壮大。所以,便利店的投资者、经营者,既要借助政策“东风”,也要挖掘并抓住社区居民需求,才能让便利店从过去功能单一化转型为“一店多能”。

  期待搭载更多社区服务的便利店能早日走进更多居民小区,让传统的便利店实现更新换代,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需求。其他一些城市也应该借鉴北京促进便利店发展的相关措施,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便利店搭载更多社区服务,提升本地居民的生活便利度。

  冯海宁


关键词:2018 便利店 进入 尴尬 新零售 零售 技术 造血 突破

分享到:
更多精彩热图
热门标签  网站地图  网站介绍  网站声明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21 中国快消品网
本站申明:本站部分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其删除!
中国快消品网,专注中国快速消费品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