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的历史更迭——大浪淘沙,谁主沉浮?
来源:食品饮料创新研究 更新时间:2019-07-12 10:48
哈哈,各位小伙伴们,又到了夏天啦,夏天有什么娱乐活动呢?当然是喝啤酒
撸串吃烧烤啦,特别是在沿海城市,海边烧烤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青岛有句话喝啤酒吃蛤蜊,沿海城市总是少不了海鲜,但是喝啤酒吃海鲜会有中风的危险哦,大家还是小心为妙。我的家乡是烟台,到了夏天的时候,现在毕业季总有一大批学生相约在海边进行沙滩烧烤,与大海的亲密接触让这场party更加尽兴,如果想要更嗨一点,当然免不了来点啤酒啦。啤酒作为一种外来饮品,在1907年德国造酒厂制出第一杯啤酒,一名中国人尝后说到:马尿。到如今,在街上都能看到人们拿着一瓶啤酒啜饮,这中间的改变是巨大的。
说起啤酒,我们免不了来了解一下啤酒企业的发展历程。首先是要从青岛啤酒说起,青啤不仅仅是啤酒,而是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象征,作为中国的品牌产业,自当承担起民族的历史责任和使命。青啤的前身是德国建立的酒厂,后来青岛被日本人抢占了,之后国民党又经营了青岛啤酒厂,在49年青岛解放的时候,国民党回头看了一眼残破的酒厂,裹着金银细软就跑路了。后来青啤在70年代发展壮大,在这个时候,啤酒都是限量销售的,为了喝上一瓶啤酒都要买两个小菜进行捆绑销售。
同时,燕京啤酒在后面默默赶超,燕京啤酒拓宽了自己的销售渠道,买了几千辆车几千个销售人员跑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自己供货,而青岛啤酒整个厂子的销售人员只有5个人。并且在青啤上市不久之后,燕京啤酒也上市了。青岛啤酒募集资金16个亿,燕京啤酒募集资金12个亿,资本的力量相差不大了。两家企业上市之后都采取了并购的方式,但是模式不同,青岛啤酒在前有狼后有虎的状况下,选择了去收购当地生产啤酒的小企业,不过最后都以亏损收场。而燕京啤酒与当地啤酒龙头进行强强联合,做大做强,不论是从产量还是盈利能力都超过了青岛啤酒。
在老大老二互相争夺市场的时候,老三杀了出来,就是华润集团,整个财大气粗的公司,作为一个门外汉从未涉及到啤酒的业务,只是从青岛啤酒的招股说明书中发现啤酒业务的前景。一方面进行收购,一方面与南非的啤酒厂合作,这样既有技术又有资金的企业,免不了掀起一阵腥风血雨。果不其然,华润收购的步伐没有停下来,迅速收购了多个当地的啤酒品牌,并且砍掉了许多只留下一个雪花品牌在当地啤酒厂生产线进行量产,现在我们熟知的广告语“喝雪花,勇闯天涯”,而青岛啤酒品牌众多,不想浪费当地的品牌资源于是保留了一些,但是销量都不理想,最后也逐渐减去了,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浪费掉了许多资源消耗了品牌。而本身作为老二的燕京啤酒是唯一一家没有引入外资的上市啤酒巨头,但是国企制度使得人员冗杂,内部缺乏活水。起步早,跑的快,但是后劲不足,逐渐被踢出了第一梯队。
在更广阔的视野内,中国的啤酒产量已经占到全世界的1/4,这其中华润居首(27%),青啤(18%)和百威(17%)次之,燕京啤酒和嘉士伯不到10%。这5家公司瓜分了全国近80%的市场份额。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要想能够一直屹立不倒,就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出顺应时代潮流的决策,坚持创新。
注: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资料整理或实际拍摄,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想要了解更多的新品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食品饮料创新研究”。
关键词:啤酒 历史 更迭 大浪淘沙 谁主 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