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新政刚实施不久,澳洲奶粉品牌贝拉米、A2、迈高等已经遭遇重创。
《消费日曝》了解,澳洲最大乳业集团迈高(Murray Goulburn)与美赞臣在澳洲的合作停止了,本来迈高投资约14.84亿元人民币建立新奶粉工厂,生产配方奶粉直供中国市场以及亚洲市场;而另外一方面,贝拉米、A2等品牌因为小品牌低价出货产品卖不出去,前景不明朗,导致股价大跌。
火热的澳洲奶粉目前正逐渐进入寒冬,甚至冰冻期。
最新的消息是,12月6日,澳华财经在线报道, 澳洲乳业巨头迈高合作社有限公司(MG)宣布,与美国儿童营养食品企业美赞臣达成一致,双方同意终止2016年3月签署的营养品战略供应联盟协议。
《消费日曝》今年3月底曾报道,《美赞臣联合迈高布局澳洲 奶粉直供中国市场》,美赞臣与迈高准备投资3亿澳元约14.84亿元人民币建立新奶粉工厂,生产配方奶粉直供中国市场乃至亚洲市场。
据了解,合作终止对迈高不是好事。迈高临时CEO马林森(David Malinson)12月5日表示,“迈高仍将致力于B2B营养品战略,我们双方会继续探讨新的合作方式”。他向媒体表示,由于中国市场监管法规的变化,早前构想的框架协议已不再适当。中国对进口婴儿配方奶粉产品数量加以限制,影响到合作计划。
今年3月15日,美赞臣(Mead Johnson Nutrition)和印尼营养品公司Kalbe Nutritionals与澳洲最大乳业集团奶农合作社迈高签下两份长期供货协议,将向亚洲主要是中国市场供应婴儿配方奶粉。
当时协议具体内容未公布,但当时的迈高总裁Gary Helou表示,这两份长期订单是促使迈高投资3亿澳元在维州西部Koroit地区建厂的重要支撑,将成为迈高完成乳业原料供应商到高附加值产品制造商的转型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Gary Helou从未掩饰进军婴儿配方奶粉领域的兴趣,去年迈高曾通过推动信托上市,在IPO期间融资4.33亿澳元来支持其扩张计划,并发布了自有婴儿配方奶粉品牌德运能速达(Devondale Natra Start)。
今年4月15日下午,澳大利亚最大的乳业公司迈高乳业集团宣布向中国市场首次推出一款澳洲原装进口德运高端系列婴幼儿配方奶粉,来与惠氏启赋、美赞臣菁智等外资高端品牌竞争。
当时,迈高集团全球执行总经理Albert Moncau接受《消费日曝》采访表示,这是迈高集团官方第一次向中国市场推出全进口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之前在中国市场在推出的产品主要为UHT奶(常温奶)、奶油等产品。
迈高中国市场负责人JEFF告诉《消费日曝》,迈高此时进入中国市场,是看到了巨大的机会,“中国放开二胎政策,对婴幼儿配方奶粉创造了很多机会,我们认为,迈高产品在品质和成本上有很大的竞争优势。中国与澳洲签订的自贸协定又给我们提供了有一个机会”。
但是机会来的很快,去的也快。因为中国10月1日正式实施婴幼儿奶粉配方注册新政,通过正本清源,来整顿中国市场上超过3000-4000个奶粉配方。
而新政2018年1月前为过渡期,这意味着任何新品牌的“洋奶粉”推出都将面临更为严格的审核。据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局最新公布的名单,目前澳洲有7家婴幼儿配方乳品生产企业持有在华注册资格,迈高为其中之一。另一家VIPLUS乳业公司目前被暂停注册。
迈高表示,营养乳品业务现有销售额约90%来自中国以外的地区。另外,迈高与印尼Kalbe营养品公司达成的供应协议保持不变。
迈高与美赞臣的联盟计划包括一份长期的包销协议,并在维多利亚州西部的科洛特市建设包装厂。工厂I期原计划于2019年初落成,所产乳制品主要销往亚太地区,包括中国市场。
马林森说,与美赞臣联盟计划撤销后,科洛特工厂项目将“略有”延迟,下一步是找寻新合伙人,“得到董事会批准后,预计要花两年建造”。
不仅仅迈高遭遇滑铁卢,贝拉米、A2等澳洲热卖品牌也同样遭遇资本市场抛弃。
12月2日,《金融时报》报道,澳大利亚贝拉米有机食品公司表示,该公司的销量受到暂时的冲击,因为其竞争对手正赶在更严格的标准实施前让大量低价产品涌入市场。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该公司的股价下跌了43%。
该公司称:“贝拉米将继续经历暂时的销量混乱,直到在中国监管部门的注册完成。”该公司还表示:“一些不太可能获得注册证书的品牌正在以折扣价清空库存,这对贝拉米等品牌和整个市场都造成了影响。”
随着投资者们了解到了这则消息,A2乳业公司股价下跌了10%,澳佳宝公司股价下跌了4%,百嘉奶酪公司股价下跌了6%。
贝拉米称,面对中国监管法规的变化,竞争对手开始采取降价策略,给销售带来影响。销售额走软及中国的市场渠道受阻断或将冲击今年业绩。双11期间公司的中国电商平台销售额实现翻番,但是不及预期。2016/17前半财年营业收入预计为1.2亿澳元,如果当前环境持续,下半年可能难获增长。
花旗银行10月曾在一份报告中警告称,A2乳业公司和贝拉米公司都高度依赖在中国的销售,据该银行估计,中国市场在这两家公司2017年的销售额中将分别占至少40%和50%。
贝拉米公司预测其2017年的收入将为2.4亿澳元(1澳元约合5.11元人民币),比分析师们普遍的估计低40%。该公司称其预计利润率将低于20%。
贝拉米公司披露的2016年收入为2.45亿澳元,利润率为22%。
12月2日,贝拉米澳交所股票遭猛烈抛售,市值蒸发超过5亿澳元。多家股票分析机构削减对贝拉米的盈利预测,该股12月5日继续下跌4.2%,报收6.56澳元。
私人代购、跨境电商炒热了澳洲奶粉,澳洲奶粉商心气也变高了,但是只输出商品,没有投入巨资在当地建设工厂,进行渠道与销售网络的建设,当热销遇到政策大冲击时,首当其冲。要知道,几大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耕耘多年,那是建立了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到品牌的系统建设,想抢他们的饭碗是需要投入真金白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