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保健品一掷千金
“一个疗程12盒蜂胶要价5900多元,我妈一声不响就买了,吃了以后也没见有什么效果。后来又要买一种能制造活化水的保健器材,我发现后给拦了下来。 ”家住合肥市蜀山区青阳路社区的李女士想不明白,平常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母亲,买保健品时怎么会有一掷千金的豪气。
3年前,李女士的母亲在家裡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某单位老年活动中心的,邀请她去参加联谊活动。老人在家闲着没事,一听是“公家”办的活动,可以免费看文艺演出、提供免费午餐,还有纪念品发放,就兴冲冲地去了。到地方后才发现办联谊会的并不是某单位,而是一家保健品销售企业。正是在这次联谊活动上,李女士的母亲见识一番“现身说法”后,渐渐迷上了保健品。
“专家教授、用过产品的老年人都说好,这些人还都是有名有姓、我亲眼看见的,由不得你不信。现场有个患糖尿病的老太太,说她吃了蜂胶连胰岛素都不用打了,身体好得很。 ”参加活动不久,老人就背着李女士买了一个疗程的蜂胶。希望这种能“治疗”癌症等多种疾病的“软黄金”可以治愈自己的高血压和糖尿病。后来媒体曝光这种蜂胶夸大宣传、涉嫌误导消费者,女儿发现后就不让她吃了。
李女士母亲的遭遇还算幸运。砀山县良梨镇60多岁的村民于玉周,听信广告宣传,瞒着家人变卖了家产邮购“生命之花”玉竹茶色胶囊,治疗自己的脑梗塞。老人连吃了这种被吹嘘为“治愈率高达98%”的产品3个月,病情不仅没好转,右眼也开始看不清楚,接着右半身发麻、浑身发抖。打电话向该保健品的销售人员询问,对方却说是吃得不够量,还得接着吃。绩溪县一位姓胡的老人,经熟人介绍购买了8000元的“罗麦”保健品服用,并听信对方之言停用了降压药,结果突发中风,造成偏瘫。家住合肥市长淮新村的王老先生每月煺休金隻有1000多元、老伴吃低保,却花数万元购买保健品,掏空了家底还借了债……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花钱“买健康、买年轻、买享受”正成为老年人的生活追求。省消协公布的我省《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调查报告》指出,我省有61.1%的老人使用过营养保健品,46.6%的老人想参加养生保健知识讲座,而参加过商业机构组织的养生保健知识讲座的老人佔30.5%。
然而,很多老人在食品、保健品、药品等方面知识滞后,很容易轻信保健产品所谓的疗效宣传,错误地认为保健食品、保健器材可以替代药品和医疗器材治疗疾病,从而陷入消费陷阱。
维权不易举証更难
老年人为何频频陷入保健品消费陷阱?省消协宣传部主任张骆明分析,一方面,社会对不良企业的打击力度不够﹔另一方面,也有老年人自身的塬因。同样面对陌生人的推销,年轻人可能置之不理,老年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则更容易轻信别人,甚至会把推销者迎进家门,端茶倒水以礼相待,以致一步步被推销员牵着鼻子走。
据介绍,当前保健品市场普遍存在夸大疗效、误导消费者购买等现象,且销售花样不断翻新。有的通过所谓“专家”“教授”或虚假患者“现身说法”,夸大功效,误导老人把保健品当药品买﹔有的利用免费讲座、义诊、赠药、组织旅游、观看演出等,吸引老人参加活动﹔有的甚至安排推销员喊中老年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利用“亲情”诱导消费。
初中没有读完的刘先生,从事药品、保健品销售已有十几年。他坦承,有时为了节约成本或是请的“专家”临时有事到不了,他自己曾多次充当“主任”“教授”,到电台接听消费者热线或“接诊”,也常花钱请托儿“现身说法”。牛皮总有吹破的一天,遇此便採取换电话、换地址、换产品的方式,实在不行就“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一旦发现陷入消费陷阱,要维权却不容易。记者了解到,很多老人到消协投诉都拿不出有用的証据,老人买保健品时通常不会索要发票,有的老人连对方的姓名、地址都不知道﹔有的老人虽然能提供对方的名片,可按名片上的信息找过去,店方早已搬走,人名是假的,电话也停了机。
即使能找到店方的,要成功维权,还要能够証明该保健产品无效、或是对消费者身体健康产生了何种负面影响。这对许多不了解医疗知识的老年人来说,更是难如登天。拿不出証据,消费者隻能自认倒霉。前面提到的砀山县农民于玉周,经砀山、沈阳两地消协联手维权,才追回3000多元货款﹔绩溪县消费者胡老先生,其家人怀疑老人中风偏瘫与服用“罗麦”保健品有关,店方却拒不承认,县消协抓住企业“夸大宣传”的証据,才帮其讨回6000元货款。这两次维权中,保健品销售机构和推销员都没有受到处罚。
强化监管重树诚信
“一个疗程的保健食品动辄数千元,一张按摩床要价1万多,保健品成本低、利润高,违法成本却很低,致使保健品销售机构有恃无恐。 ”业内人士透露,我国对保健品的监管体制不够完善,为不良企业留下了生存空间。近几年,大部分被老年人投诉的保健产品并不是“叁无”或假冒伪劣商品,而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有些还是知名度较高的所谓名牌产品。他认为,正规企业做虚假宣传,涉嫌欺骗、误导老年人消费,恰恰说明了市场监管还存在漏洞。
宿州市煺休干部李凤英表示:“国家应通过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让违法违规企业付出沉重代价﹔监管部门要负起责任,严查违法违规广告,打击保健品消费欺诈现象。同时,整个社会要合力营造诚实守信的消费环境。”去年,李凤英老人的一位农村远亲因病在某市一家医院做手术,被主治医生推荐并在该医生办公室裡购买了某保健食品用于“辅助治疗”,后来发现病情加重,却投诉无门,“买的时候没开发票,医院不承认,当事医生也不认账。哪想到医生也会骗人呢? ”
老年人是弱势消费群体,帮助老人维权不如提高其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防患未然。为此,界首市工商局与市消费者协会、老干部局联手,组织60余名老年朋友举办“消费教育大课堂”活动,通过讲解生动详实的维权案例,引导老年人识别消费陷阱,学习如何依法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