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烂水果切拼盘、过期食品换包装、重量作假价虚高……这里不是街角旮旯的无证经营小店,而是一向标榜“高品质服务高端人群”并坐落于太古汇的Ole’超市。本报记者在该超市果蔬部以营业员的身份卧底一周后发现,“高端”背后却是管理混乱、后厨脏乱、员工素质参差不齐。没被曝光前俨然“高富帅”,东窗事发后众消费者才发现就一“矮穷挫”,而且“高级黑”。
近几年,由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泛滥,大多数的市民都开始喜欢到超市去买食品,特别是广州,人口众多,肉菜市场覆盖能力又有限,超市便成了许多人购物的首选。但是,作为综合性零售业商场,超市一直是各种消费投诉的重灾区,出的问题也五花八门,例如抽检制度形同虚设、熟食专区卫生堪忧、过期食品去向不明,等等。但是,像Ole’这样售价昂贵的所谓高端超市,也玩那些小聪明、小伎俩,实在让人大跌眼镜,也让人不得不产生这样的联想:高端超市都如此,其他的超市该会怎样糟糕?
当法规的落实只能依赖商家的自我约束,而一些商家骨子里却没有丁点儿道德的血液,让消费者何以放心?鉴于种种问题,为了保证超市食品安全,广州去年5月份颁布实施了号称“史上最严”的《广州市食品超市经营管理规范》,找出相关规定读一下,“幸福感”油然而生,从从业人员管理,到经营行为管理,从品种经营管理,到质量检验管理,整整7章48条——原来我们有这样详尽甚至接近完美的“标准”。可层出不穷的案例,让我们不得不走出纸上的丰满。
所以,在每一次食安问题被曝光时,最需要追问的是,监管为何又一次被甩在了身后?明天就是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了,自1997年开始,中国消费者协会每年都会设置一个年主题,并将年主题作为工作主线之一,开展全年工作。十几年来,我们“讲诚信、反欺诈”,我们呼吁“明明白白消费”、“绿色消费”,探讨“消费与发展”、“消费与服务”,如今我们是否应该把主题移到“监管责任”上来?用监管部门的每一次行动,让消费者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