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卖用户已达3.58亿人,但对于外卖的食品安全,你了解多少?近日,上海市质协用户评价中心发布了《上海外卖食品安全社会调查报告》,对上海外卖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满意度及维权情况进行了披露,调查发现,近三成受访者收到过有食品安全问题的外卖。
近四成受访者每月叫外卖6—10次
据《2018—2019中国在线外卖行业研究报告》指出,2018年中国外卖用户达到3.58亿人,市场规模突破2400亿元。面对如此规模庞大的市场,如何保障外卖的食品安全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
此次公益调查发现,加工热食(炒菜、西餐、快餐、烧烤等)是上海外卖最主要的需求,占比92.9%。饮品(奶茶、咖啡等),占比66.2%。“美团外卖”和“饿了么”仍是上海市消费者首选的两大外卖平台,分别占比82.0%和81.4%。在外卖人群中,点外卖频率“每月6—10次”的人员占比最高,达38.5%;其次为“每月3-5次”(26.3%)和“每月11-20次”(18.6%),表明外卖已经深入市民日常生活。
调查中,受访者最关注的是“食品安全(卫生)”问题,占比达78.7%,其次才是外卖口味,占比77.1%。“非常关注”和“比较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人群,占比分别为37.7%和51.2%,关注度的累计占比高达88.9%,表明受访者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较高。“外卖食品的保质期”和“外卖食品的来源”是受访者最为关注的两个方面,占比分别为76.7%和70.7%。29.6%的受访者表示,曾收到过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外卖,51.4%的受访者从未收到过质量不安全的外卖,还有19.0%的受访者对于自己所点外卖的安全性表示不清楚。
在食品安全问题类型中,受访者对“过度添加”关注度最高,占比79.1%,“食品超过保质期”和“食源性疾病”分列二三位,分别占65.5%和54.8%。
在满意度方面,受访者对外卖食品安全的满意率为75.3%。在收外卖过程中,受访者对于“外卖送餐人员的服务态度”最为满意,而对“外卖的食品卫生”满意度最低,仅有72.28%。
一成投诉未得到理睬
虽然近三成人收到过有食品安全隐患的外卖,但仅有58.4%的受访者进行了投诉,仍有41.6%的受访者选择不作为。在所有投诉的原因中,占首位的是外卖“不卫生,存在异物”,其次是“外卖不新鲜”。
从投诉方式上看,72.2%的受访者选择通过外卖平台投诉,54.9%的受访者选择直接致电商家投诉,仅有9.6%的受访者选择向监管部门投诉。而从结果看,53.4%的受访者收到商家的道歉和赔偿,34.8%的受访者仅收到商家的道歉。10.8%的受访者投诉后,商家不予理睬。1.8%的受访者投诉后,商家矢口否认,拒不道歉。对于投诉处理的满意率为65.6%,低于对外卖食品安全的满意率(75.3%)。
呼吁建立食安信用档案
调查者表示,从此次调查来看,主管部门应完善信用管理制度,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一方面应针对外卖商家、第三方平台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另一方面应完善“互联网+食品”监管、抽样检测、投诉举报等食品安全监督相关政策,为加强监督管理提供政策支持。
此外,应加强对外卖餐饮活动的监督检查,引导商家打造“阳光厨房”。监管过程中,可发动行业协会、消费者多方参与,共同推进网络外卖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建设。此外,应加强外卖送餐人员健康和规范配送的抽查,保障外卖餐饮食品配送安全。
对于公众的实际需求,调查者认为,应加强对各街道、各社区外卖食品安全宣传人员的部署,提升外卖食品安全宣传人员的服务水平。合理布局,开设“白领食堂”“学生食堂”“老年食堂”等特殊人群食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人群的就餐压力,分担外卖食品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关键词:上海市 外卖 食安 调查报告 发布 三成 受访者 到过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