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日化 >
国大置业吴飞星:
时间:2014-06-22 08:50  浏览次数:

吴飞星,建德国大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建德国大阳光建材市场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建德市工商联副主席

  吴飞星,建德国大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建德国大阳光建材市场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建德市工商联副主席

  商报记者 张恩

  吴飞星是过过苦日子的,从最初见面时他语气中的朴实便听得出来,但这并不影响他在事业上有一番自己的看法。

  他的30余年“就业+创业”经历丰富多彩—当过泥水匠,做过丝绸厂机修工,开过自行车修理铺;1992年初成立副食品公司,随后发展得风生水起;1993年试水房地产后又中途折返;一直到2004年,投资江苏的房地产项目,他现有的创业历程才真正开始。

  “有时候,人不能把自己所有的退路都想好。”想到曾经的试水房地产和十年后的“卷土重来”,吴飞星感慨道,或许当时的自己再坚定一些,现在会做得更好。

  2006年底,吴飞星从江苏回到杭州(楼盘)建德更楼,一口气拿下五块土地,开始发展房地产。

  当时的吴飞星其实也是带着一些纠结的,但他很快便做出了决定—放弃江苏的生意。拿他之后总结的话来说:“与其在外拼搏,不如先抓住家门口的商机。此外,在外发展无非是为了赚钱,但回到更楼后,才真真切切有一种为家乡做点事的感觉。”

  吴飞星是有眼光的,在这五块土地中,其中一块被拿来建设建材市场,另外四块均作为商住楼盘开发,并且每次开盘,都卖出了不错的价格。如今,他这样期冀自己开发商的身份—希望能带动企业发展、员工致富的同时,也能为更多人提供好的住宅和生活品质,这两者并不矛盾,只要诚信经营,定能实现共赢。

  从泥水匠、机修工

  走向副食品创业

  吴飞星是个典型的农民孩子,1983年,初中毕业的他就跟着泥水匠师傅在工地上当起了学徒。作为学徒,他根本没机会砌砖头,只能在一边帮着师傅拌泥浆、运泥浆等等。但吴飞星的骨子里是想做点有价值的事情的,每到工地下班,他便一个人在那儿用剩余的泥浆学习,自己琢磨砌砖头。

  当所有人都以为他会走向包工头一职之时,吴飞星离开了工地,到当地一家刚成立的做丝绸的乡镇企业当起了机修工。“我以前一直很羡慕那些有着稳定工作、稳定收入的职业。”吴飞星说,这是自己选择转行的最大原因,而显然进入乡镇企业,不仅意味着各方面有了保障,还有晋升空间、外出学习的机会。

  从班长、车间主任到副厂长,吴飞星用了3年时间。在外派学习进修的过程中,他仍然不忘记和单位技工随时保持书信联系,一边向学校老师请教技术上的困惑,一边将老师的答案带回工厂。

  就这样过去了四年,随着丝绸厂因效益不佳而关门,吴飞星也不得不考虑下一步出路。他坦言,那时候并没有考虑回去当泥水匠,但想独立做点小生意。于是,他便在原来的工厂附近租用了一块十多平方米的地,凭借当机修工的经验,干起了自行车修理的活。

  自行车修理是一个忙闲时间不定的行业,于是吴飞星又花了30元钱批执照,组装起了电风扇。不久后,他又换了一处40多平方米的店面,慢慢地,吴飞星也引入了日化用品等进行销售,逐渐将其演化成杂货店。

  当时的杂货店真称得上“杂”,从修车、组装电扇,到副食品销售,一应俱全。有时候考虑到周边单位开会的需要,他甚至还将小饭店的业务也搬了进来。

  “当时是有什么赚钱的机会,都会尽力去做,不会顾及太多。”吴飞星说,这就是他在1992年创办心诚实业公司的基础。

  守着副食品创业

  用11年寻找发展新机会

  1992年,吴飞星在城区开出了一家五六十平方米的副食品店,创办起了心诚实业公司,这段创业经历可谓他人生的转折点。

  公司成立之初,吴飞星遭遇过至今为止最为惨淡的一段时光。当时,副食品店需要从义乌进货,由于吴飞星并不熟悉义乌市场,便委托朋友前往进货。在没有互联网的当时,信息是非常闭塞的,吴飞星并不知道自己的拿货价高于其他副食品店,直到一年经营下来,才发现公司亏损了4万多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天文数字,家人劝其尽早把店关了,可他咬咬牙,向家人承诺:倘若一年内还没起色,就把生意停掉。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吴飞星开始起早摸黑自己进货、自己销售,并争取一些品牌产品在当地的销售资格,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几乎在那一年间,他的头发掉了许多。回忆那段日子,吴飞星摸摸自己的脑袋说:“最感激妻子和家人的支持。”当年,他就还掉了4万元欠款,还赚了3万多元。

  眼见着心诚实业公司步入正轨,吴飞星一边守店,一边开始探寻其他的发展机会,而他也用了11年的时间,找到了发展新机会。

  其实,早在1993年,吴飞星就涉足了房地产,只是那时他对行业并不熟悉,再加上副食品店刚刚从低谷走出来,便选择浅尝辄止,早早收了手。原来,当时他拿下了一块1亩多的闲置土地,建设起职工安置房。

  “拿地的时候行情还不错,只是建设期恰逢梅雨季节,中间耽搁了一段时间,等到房子建设完毕,行情下滑了不少。”吴飞星说,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总共建设的12套房子中,他一共销售了9套,3套作为己用,仅确保回了本,就没有再继续。

  “有时候人不能把所有的退路都想好。”每次吴飞星说起这段经历,都会发出感慨,不过好在2004年,他又一次抓住房地产开发的黄金时间。

  创业永无止境

  等待新时机再度出发

  1993年到2004年间,吴飞星给自己的定位是,一方面做好资金、人脉、经验的积累,一方面等待新时机再度出发。

  2004年,建德当地一公司在江苏某县拿下房地产项目,但是由于资金缺口,便找到了吴飞星,希望他的哥哥能牵个线,给予资金支持。原来,当时吴飞星的二哥在温州(楼盘)事业一帆风顺,认识不少温州的房地产商。

  结果,一来二去,反倒成了吴飞星跑去现场看地。“当时就觉得这个项目不错,占地108亩,体量11万平方米,挺有发展潜力。”吴飞星说,他和哥哥、朋友们商量后,组团筹资3000万元,占股20%。

  当年,吴飞星就将自己副食品公司的生意转交给亲戚,独自前往江苏,担任公司总经理,管理项目的销售、财务。第二年,他所在的公司又在江苏拿下一个新项目,新项目占地100亩。

  “当时,每个月有一半的时间,我会在江苏,另一半时间会回到建德。”吴飞星说,两地奔波的生活,让自己对家乡的发展也非常熟(楼盘)悉。因此,当更楼进行土地招标时,吴飞星对那几个地块上了心。




上一篇:1克多就能毒死人的危险化学品他在自家厨房里放了2公斤   下一篇:中国(中部)国际商贸城长沙专场招聘会隆重启幕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