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国家卫计委召开例行发布会,介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工作进展。国家卫计委食品司司长苏志表示,两年内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框架、原则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基本一致。
同时,苏志还介绍,为方便各方查询和使用标准,国家卫计委开发了食品添加剂标准查询软件,近期将开通启用,民众可上网查询。
食品中含添加剂量可查询
据苏志介绍,2013年全面清理现行近5000项食品标准,2014年在标准清理结果的基础上,全面启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工作。
据了解,2013年,我国共审查通过了新食品原料18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37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8种;完成了食品包装材料清理工作,公布第三批258种食品包装材料用添加剂名单。目前已制定公布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429项。
同时,开发了食品添加剂标准查询软件,将于近期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和国家卫计委网站开通启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主任助理研究员王竹天介绍,食品添加剂标准查询软件通过简单直观的方式告诉大家哪些添加剂可用。比如,在软件中输入“苯甲酸”,立即会显示哪些食品使用及使用量。
兽药滥用及非法添加有遏制
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面,结果表明,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并不断向好,其中,乳制品、面粉等食品中真菌毒素和微生物等污染情况趋于好转,兽药滥用以及非法添加情况有所遏制。同时,监测也发现了因环境污染、生产环节控制不严以及违法使用非食用或禁用物质等导致的食品安全隐患。
为了进一步加强食源性疾病防治,还在全国设置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1600余家。全年共接到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报告1001起,救治患病人数14413人。
监测显示,化学性因素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有下降趋势,致病性微生物仍然是主要病因,宾馆、饭店、食堂等集体供餐场所是主要暴发场所。此外,误食有毒动植物和毒蘑菇中毒是主要致死原因。
膨化食品禁用含铝添加剂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发布了《关于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公告》。
公告规定,自2014年7月1日起,禁止将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用于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膨化食品生产中不得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如用于鱼和禽肉的拖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产中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王竹天介绍,并不是笼统地说7月1日就把含铝添加剂去除了,而是调整了一些含铝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当中的使用。
王竹天表示,这次最大的调整就是把以前可以使用在面制品中的含铝添加剂缩小到只能在某些食品中使用,比如油炸食品,像油条。在这样的情况下,含铝添加剂基本上降了一半左右。
王竹天称,北方人吃的面制品偏多,不少人的铝摄入量超标。标准调整之后,这些面制品中铝暴露量降低。
此外,他还表示,膨化食品是儿童消费量比较大的食品,这次调整中基本上在膨化食品中不允许再使用含铝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