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池市2013/2014年榨季工作推进会上,我市提出2014年糖料蔗生产目标任务,即糖料蔗总面积稳定在128万亩左右,进厂原料蔗450万吨以上,力争产糖50万吨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30亿元以上,农民种蔗收入20亿元以上。
为实现以上目标任务,加快推进蔗糖产业化进程,我市紧紧围绕“稳定面积、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增加收入、提高效益”的总要求,以提升效益为核心,以改革种植模式、优化品种结构、推广良种良法、加强田间管理为抓手,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稳定好、巩固好、发展好我市糖料蔗生产,推进蔗糖产业总量规模和运行质量再上新台阶。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糖料蔗生产保障能力。一是突出水利建设。各县(市、区)要争取项目和资金,在蔗区水利规划、水源开发、库塘建设、排灌渠道建设、地头水窖(柜)建设等方面增加投入,不断提高蔗区农用地和旱坡地的灌溉面积,大力发展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包括低压管灌工程、喷灌工程和微灌工程,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出资、农民出地、政企民共建的模式。健全蔗区人工增雨作业机制,充分开发空中水资源,实现人工增雨作业覆盖达100%,进一步增强御旱能力。二是抓好道路建设。各县(市、区)要整合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发改、扶贫、交通、农综、水利等项目资金,结合制糖企业的投入,加强蔗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蔗区道路状况,提高糖料蔗进厂的新鲜度,促使宜蔗土地潜力得到充分开发。
着力改革甘蔗植期,实现早种植早管护。发挥秋、冬植蔗较春植蔗具有的生长期长、成熟早、产量高等优势,改变种植春植蔗为主的传统种植模式,逐步形成冬植蔗为主,春植蔗为辅,秋植蔗因地制宜发展的种植模式。
加快良种繁育推广,优化品种结构布局。建立和完善市、县、乡三级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县(市、区)要建立糖料蔗良种繁育基地(可结合“三高”示范片同步建设),负责良种引进、试种繁育、遴选、鉴定和综合示范推广;乡镇建立二级扩繁园,负责良种扩繁及在本乡镇的推广应用。重点推广桂糖系列、柳城系列等。良种品种由各县(市、区)会同制糖企业选定,并报市糖料蔗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建立“三高”示范基地,辐射带动面上发展。全市要建立高标准的“三高”(高产、高糖、高效)示范基地面积1700亩以上,平均单产达8吨以上,田间蔗糖分达14.5%以上。每个县(市、区)建有连片面积100—200亩的“三高”示范片,示范片内须引进种植3个以上新品种作对比试验,为各县(市、区)新品种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大力推广良法配套,着力提高糖蔗产量。一是推广地膜覆盖技术,促进糖料蔗增产增效;二是推进机械深耕深松,提升糖料蔗种植质量;三是推行蔗梢(蔗表)留种,提高蔗糖生产效益;四是推动测土配方施肥,提升肥料有效利用。要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增施有机肥,切实解决我市糖料蔗因连续种植造成土壤中养分不足的问题,进而提高单产和蔗糖分、降低生产成本;五是推广脱毒健康种苗,提高糖料蔗产蔗量;六是抓好防灾减灾工作,降低灾害损失程度。
认真抓好土地流转,促进产业规模经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使土地逐步整合到种蔗能手和专业户,面积宜在50到200亩。做好糖料蔗规模、集约化经营工作,在宜蔗区域内形成集中连片、稳定的糖料蔗生产基地,按照高产高糖栽培技术标准组织生产,统一经营。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全力推进产业发展。要完善各级糖业合作社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协助政府部门搞好行业管理,协调蔗农和企业的利益关系,成为蔗农、企业、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之间的纽带和桥梁。通过政府搭台,协会唱戏,共同推动糖料蔗生产发展。
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强科技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市、县、乡三级技术培训和服务体系,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对全市蔗农进行培训,提高蔗农科学种蔗水平。市级组织培训县(市、区)技术骨干,2013/2014年榨季培训200人次以上;县(市、区)级组织培训乡(镇)、村技术骨干,培训5000人次以上。(蒙全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