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豆制成的“素肉”替代肉制品,满足减肥人士等群体的需求;“家用磨米机”瞄准人们对大米品质的更高要求;“大豆冰淇淋”解决了部分乳糖不耐受群体的苦恼……
记者在近日于哈尔滨举办的“黑龙江粮食科技活动周”上看到,“粮食科技”的进步正在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舌尖需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正在这个粮食大省悄然显现。
记者在粮食科技活动周现场看到,一家生产“素肉”的企业吸引了多人驻足。展台前,大豆“素肉”被制成鱼、火腿肠等模样,味道与肉类相似,且更加细腻。
“‘素肉’就是以大豆蛋白为原料,经过粉碎、调制、造型、蒸制等工艺生产的产品,是一定程度上能代替动物蛋白的植物性食品,受到了素食爱好者、减肥人士等群体的欢迎。”企业工作人员王超说。
而在另一处展台上,一种形似电饭煲的家电特别显眼。“这个不是电饭煲,是‘家用磨米机’。”这种磨米机的生产企业负责人王学岩解释说。
王学岩告诉记者,这种家用磨米机是为了满足一些消费者对新鲜大米的需求而生产的。“磨米机可以做到现吃现磨,最大程度保持了大米的新鲜度。”
在王学岩看来,如今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多元,消费也在不断升级。“我近年来一直在做调研,跑遍了各地的早市夜市,最开始产品一年只卖出了500台左右,现如今每年能达到两万多台。”王学岩说。
除了“素肉”、家用磨米机,在粮食科技活动周上,大豆冰淇淋、多谷杂粮粉等产品也在彰显着粮食科技的力量。
“我们要继续深入推进粮油加工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适销对路的优质粮油产品供给能力。”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王瑞元认为,粮油加工业要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要求,增加优质化、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粮油产品的供给。
黑龙江省粮食局工作人员介绍,作为我国产粮大省,黑龙江一直坚持“科技兴粮”,通过组建科技联盟、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方式,促进科技研发机构与企业对接,推动“产学研用”结合,从而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黑龙江 粮食科技 满足 挑剔舌尖 素肉 替代 肉制品 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