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受传言影响,广州黄沙水产市场生意依然火爆。记者邵权达 摄
伤者因感染嗜水气单胞菌50小时后被截肢 专家称这是极少数案例不必太惊慌
昨日,一则“买鲈鱼遭刺要锯腿”的消息引起喜爱吃海鲜的老广的关注,不少市民问本报这是个案还是普遍案例?记者昨日多方走访求证,得知“吃鱼锯腿”的致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是水体中广泛分布的常在菌,人感染率甚至比百万分之一都要低。水产专家表示,市民无需因此个案而“闻刺色变”。
买鲈鱼被刺导致截肢
5月25日上午,厦门庄先生到水产批发市场买了一条一斤多重的鲈鱼准备回家做汤。回家的路上,装鲈鱼的袋子破了口子,鲈鱼的刺把庄先生的右脚扎伤了。
被刺的伤口不大,庄先生没在意,可是晚上脚开始红肿。第二天上午,疼痛难耐的庄先生发起了高烧。家人建议他到医院看急诊,但病情发展迅猛让众人吃惊。当天下午,护士发现庄先生的血压一直偏低,建议马上住院。且仅仅6个小时后,到晚上11时多,病情迅速恶化,庄先生直接被推进手术室做手术。
手术连夜做了4个小时,依然无法控制病情发展。为了保命,医生只好为庄先生做了截肢手术,将他右腿膝盖以下部分全部截去。这个时候,离庄先生被鱼扎伤仅过了50多个钟头。
厦门中山医院ICU医生检查发现,庄先生的致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致病力很强,短时间就能造成多脏器的功能衰竭。
发生概率低于百万分之一
“厦门庄先生的经历是一个极其个别的案例,还得由医院给出进一步原因再分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李新辉表示,嗜水气单胞菌在自然界很常见,如市民去河里洗手,手上就可能会附着这种细菌,但即使手出了血,也几乎没有听说过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导致人要截肢的事件,因此市民无需担心。“在我个人看来,庄先生经历发生的概率可能比百万分之一都要低很多。”
“我工作以来,尚未发现过类似厦门庄先生的病例。”毕业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就职于广东省人民医院的赖宇雄博士表示,在研究中,了解如何抑制嗜水气单胞菌在水产养殖业中传播是主要方面,因为如虾、鱼都会感染它。但是研究嗜水气单胞菌传播给人的病理还未听说过,按照经验,在鱼类中传播的细菌,一般不会殃及哺乳动物。
提醒
赖博士说,市民买鱼时不要依靠“是否生猛”作为判断是否携带嗜水气单胞菌的依据,这是不科学的。另外,市民购买鱼、龙虾等有刺的水产品时,最好戴手套。而高温加热后,即使鱼类携带有病毒,也会因高温而死亡,不会危及食用者。(记者刘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