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消息被炒得沸沸扬扬:著名品牌赛百味、星巴克出售的食物中,含有一种名为“偶氮甲酰胺”的食品添加剂,这种添加剂也被用于生产瑜伽垫和鞋底。这种添加剂有没有问题?我国相关标准是否低于其他国家?
面包含有“鞋底”成分?
星巴克日前发布声明称,经与供应商核实,在星巴克中国门店内销售的部分糕点中使用的小麦粉原料,含有偶氮甲酰胺这一添加剂。但是,此添加剂成分完全符合中国相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记者就偶氮甲酰胺的危害性问题采访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研究员张俭波。他介绍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对偶氮甲酰胺作为食品添加剂进行了评估,认为该物质作为面粉处理剂的可接受水平为0—45毫克/公斤面粉。因此,只要面粉中的添加量不超过该水平,不会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损害。
但美国普渡大学博士、食品安全专家王泽斌介绍,虽然这种物质对消费者没有什么危害,但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工人出现过敏与哮喘等问题。所以,澳大利亚和欧盟的一些国家禁止将它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含有偶氮甲酰胺的塑料可以用来生产鞋底,就是“面包中含有鞋底原料”吗?王泽斌认为,这种理解缺乏逻辑,“淀粉可以用于生产可降解塑料,就可以宣称‘面包中含有塑料饭盒成分’吗?许多食品乳化剂也用于油墨生产,可以宣称‘冰激凌中含有油墨成分’吗?”
我国标准低于别国?
事实上在食品领域,“欧美禁用、我国仍存”的说法一直困扰着部分消费者。我国食品方面的标准普遍低于欧美吗?事实并非如此。
例如,由于饮食习惯不同,婴幼儿奶粉标准中,欧洲蛋白质标准低于我国,日本部分微量元素含量标准也低于我国;美国允许在饲料中使用在我国被禁用的多种瘦肉精;作为中国人的主食,我国大米中镉的限量就比日本标准严格,这些都是标准“内严于外”的例子。
国标应怎么制定?专家认为,国标的制定首先要科学合理;其次则是引导行业发展,制定可操作性强、可落实的标准。而且,我国还存在很多高于国标的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国标只是“最低门槛”,并不是“天花板”。
缘何谈“添”色变?
张俭波指出,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均是经过严格安全性评估和工艺必要性评价的,前者主要保证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会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损害,后者则保证食品的生产加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必需的,保证其使用的目的是使食品“变得更好”。
那为什么有众多消费者视食品添加剂如洪水猛兽?专家认为,政府监管部门、科普组织都应加强与公众间的风险交流,适时释疑解惑,才能逐步消除公众的焦虑感。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多次呼吁,为加强风险交流,政府可设专门机构,加强投入和专门人才的培养;民间建立权威的科学信息平台;所有利益相关集团和个人共同努力,主动参与和推动科学的风险交流。
(综合本报记者白剑峰及新华社报道)
《人民日报》( 2014年02月14日09版)
原标题:食品添加剂,有那么可怕吗?
原文链接:
稿源:人民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