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媒体曝光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的食品生产过程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国家食药监总局下发关于彻查上海福喜问题食品的通知,海南食药监局立即对省内快餐连锁店是否采购使用上海“福喜肉”开展监督检查。7月31日,海南食药监局公布使用上海“福喜肉”餐饮店名单。(7月31日南海网)
海南公布使用上海“福喜肉”餐饮店名单,群众的知情权得到了保障。当然,在此之后,追问的权利依然是要继续。
名单公布还只是“上篇”,而“下篇”则是民众等待海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会打出什么样的板子。毕竟, 2014年和2015年是海南省食品药品安全的“严打年”,在处罚的尺度上一律按照法律法规的上限进行行政处罚。这也是我们解读出来的重点。
其中,最心有戚戚然的必然是无辜中枪的消费者。在使用上海福喜肉的必胜客、德克士、汉堡王等餐饮店详细地址被公布出来之后,那些在此用餐的消费者,不知他们所即时产生的反应如何。尤其是那些儿童,他们更是此间消费的主体,但现在却成了无端的受害者。
一腔惆怅,要与何人说?这是消费最为纠结的问题。当面对问题食品企业之时,消费者有投诉举报维权的途经,相关举报热线也提供了畅通的渠道。而这次上海福喜事件,是由记者来的一次精准打击,本意上也是种举报。而如果食药监部门查出餐饮店确实有违规使用变质食品的问题,依照法律的规定,可进行罚款,直至吊销许可证,情节更严重的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从流程上看,上海福喜所涉及到的几家海南餐饮店存在着违规使用变质食品的事实,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很多时候却无法直接兑现自己的权益。原因就在于中国消费者普遍没有向店家索要发票的习惯,这样也就导致了在发生食品卫生问题之时,消费者最终只能苦水往自己肚子里倒。
但食品监督管理部门作为国家公器的执行者,有着天然的问责权和处罚权。在35家涉及上海福喜肉的餐饮店被公布出来之后,相关的处罚应该及时跟上,同时还要保证公布的速度。在食品安全事件曾经是“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的语境下,民众则期待有关部门在反应和力度上能“先知先觉”些,不能总走在期待和质疑之后。对于这点,有关部门还是应该存在清醒的认识。(吕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