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讯 (记者 张琨)国家气候中心日前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这一消息刺激商品期货市场工农业品全面走热。本周连续两个交易日以来,国内期货盘面上大多数品种收阳,显示针对厄尔尼诺热点的炒作还在进一步向更多品种扩散发酵。
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的监测数据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大部海温在今年5月份和常年平均值相比偏高0.5℃以上,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并且已经基本确定今年会发生厄尔尼诺事件。农业部有关负责人分析指出,多年研究数据表明,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时,我国会发生“南涝北旱”的现象,不利于粮食丰收。
“当一种极端天气现象的发生概率已经明显超过50%的时候 我们不能再对其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和风险视而不见。”昨日,宏源证券分析师孙海琳向记者表示,对于厄尔尼诺现象及其对农业生产可能带来的影响需要重视。虽然从过往数据来看,之前十多年内的厄尔尼诺现象对农产品价格实际上影响并不大,但金融市场很可能会提前做出过度反应。
而在金融市场上,早前已经有了针对镍金属的一波疯狂炒作,而近期游资主要围绕农产品展开炒作,除商品期货大幅波动之外,A股中的南宁糖业等农产品上市公司近期也大幅上涨。
孙海琳认为,目前判断厄尔尼诺现象对大宗商品冲击的影响主要根据减产的逻辑:一方面,厄尔尼诺通过影响全球水稻、小麦、蔗糖、玉米和大豆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价格,使我国面临输入型食品通胀压力;另一方面,南方暴雨以及可能的北方干旱将影响农作物产量,直接影响粮食、蔬菜和水果等大多数食品价格。
“我们猜得中故事的开始,但无法知道结局,原因就在于持续的时间和强度的判断上暂时还没有办法做出清晰的预估。”方正期货分析师杨莉娜认为,从历史来看,厄尔尼诺引发的上涨,与持续的时间长度以及强度密切相关。这是一次温和的还是强烈的厄尔尼诺事件,还有待于进一步关注。
她认为,从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的品种上来看,可能导致巴西、印度的蔗糖减产,东南亚的橡胶及棕榈油减产,阿根廷大豆增产、澳大利亚的小麦减产。从价格来看,将会导致全球白糖、棕榈油、橡胶、小麦价格上涨,导致阿根廷大豆价格下降。
事实上,今年4月份,就有多家机构对厄尔尼诺现象提出警告。荷兰银行报告指出,该气候现象一旦确立,咖啡、糖和可可的价格可能受到提振而上涨。因为厄尔尼诺带来的干旱和暴雨可能令农民们疲于应付,从而扰乱全球农产品市场。此外,历史数据显示,除了农作物,受到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的还包括镍等金属。不过,由于对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好坏定性全球尚无定论,不同地区所受到的影响也并不相同,还没有哪家机构就此正式预测相关品种的行情。
(张琨)
(编辑:CS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