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古新驿:位于海峡花卉集散中心附近,以黄道周讲学处、海云家庙及朱熹解经处的百草亭为驿站建筑原型,展现耕读文化。其中保留黄道周讲学处和百草亭的所有形制与内部格局,作为名人纪念馆及休闲凉亭。
道周讲学处:占地1058平方米,正南朝向,沿中轴线依次为门厅,天井,庑廊,正堂。面阔五间,正堂进深三间,抬梁木结构,青石础,木柱承重,悬山顶,檐廊作卷棚式,门厅对联“人须于剥腹后见天地之心,我岂若态犬亩中乐尧舜道”为黄道周自题;主建筑四周建围墙,于东南面开垂花门,西南面开水井。
天井深达9.5米,宽9.8米,庑廊采用四柱承重,中间摆一石盘,称天方盘,足见天方盘为主体建筑,四周为附属建筑。天方盘正方形,边长3,78米,盘面刻一万多个小方格和八个同心圆,方格和圆圈纵横交错,极其神秘,是黄道周手制演译易经用的,并有专著《易象正》、《三易洞玑》,但几百年来尚无人能识其中奥妙。
讲学处是黄道周25岁以后主要生活、讲学和著述的地方,以黄道周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入清以后,便受到官府保护,每年春秋祭祀。一九六一年列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立黄道周纪念馆,成为漳浦县的一个重要文物旅游地。
林氏海云家庙:又称乌石大厅,为闽南第一大宗祠,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家庙址在漳浦旧镇镇后埔边村,座北朝南,三进四厢二天井、三仙双坡悬山屋顶。占地面积达1500多平方米,规模极庞大,俗称“乌石大厅”。祠堂堂号为“世德堂”,始建于明正统十三年(1447年)(一说为元至正六年即1346年),历朝均有修葺,最近一次重修为1973年。海云家庙的建筑规制是高中鼎甲三及第者祖祠的特殊荣宠,在漳浦县是绝无仅有的,在闽南也属少见。
六、五里亭新驿:驿站位于九湖至林前之间,主要设置服务、休憩、小型商业、人文展示和停车设施等功能。驿站结合现状山体地形布局,设置入口广场,形成主轴。楼仔厝:走进长泰硅塘的楼仔膺,素有古代闽越“大观园”之美誉的古民居,则以其仿杭城建筑特色,给人们留下了特别的印象。楼仔膺,又名祥云堂,位于岩溪镇圭后村,系明末清初圭塘叶氏族人、康熙帝著名宠臣李光第的亲家叶维三,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它以实物形式,真实反映了明末清初闽南地区劳动人民生产、生活、建筑和文化等基本情况,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现为长泰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座石、砖、木混合结构的老借,60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为长泰县迄今发现面积最大的古民居。单檐硬山式屋顶,四进厅堂,还有东、西两厢,五凤三川式的豪华门厅。如此规模宏大、古朴大方的建筑,足以让人对它的主人及其历史渊源产生一种崇敬的怀想。走进楼仔厝,迎面的是门口那对门墩石鼓,上面的浮雕腾龙骏马、飞鹤栖鹰,形象逼真,造型典雅,显示了高超精湛的雕刻技能和主人家的涣然大气。
绵延在324国道上的闽南文化生态走廊,注重提升景区配套建设水平,做到路成网、水进池、树成带,着力强化沿线的花化彩化效果,形成“人在花中、花在林中、林在园中、四季常绿、四季有花、四季变化”的景观。这一文化长廊的形成,不仅让漳州人有了休闲漫步的良好去处,也让漳州人更贴近历史,更贴近这座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