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在前不久召开的2014年海南省两会上,民革海南省委会向政协会议提交了《关于加强走私冻肉产品的打击力度维护食品安全的建议》。《建议》中称,海南销售的进口冻肉90%以上都是走私产品,应当予以坚决打击查处。
海南销售的进口冻肉90%以上都为走私产品,这个消息让当地老百姓听了不知能作何反应。海南作为我国最大的省级经济特区,来自世界各国的产品纷纷涌向此地,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一些劣质产品“浑水摸鱼”。劣质冻肉要进来,肯定不走寻常路。既然开门做生意,咱们也得擦亮眼睛看清了再成交。《建议》中提到,海岛内进口的冻肉,仅鸡副类和猪副类产品每年就有23000吨的销售量,约为940条大柜,这还不包括其他冻肉产品。海量的走私冻肉就这样大摇大摆地混进岛内农贸市场、食堂、茶餐厅等场所批发销售,确实让人咂舌。
笔者认为,海南此次暴露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在于监管出现漏洞。一些不法商家既然用走私的方式将冻肉运输到我国,那肯定是踩着法律底线的钢索跟监管部门玩猫腻。而大量的走私冻肉要销往批发市场,要想从监管部门的眼皮底下通过,确实不那么容易,但为何那些不法商家仍然“高枕无忧”呢?这不得不让监管部门出来解释一下了,别每次喊出来的口号都是那几句:监管难、监管不到位。监管部门是何部门?那就是为老百姓的餐桌上把关的“守护神”,监管是你们的天职。在执行任务中,监管部门是否也经常自查内部,是否有走马观花的现象,是否有监管渎职的情况,是否有官商勾结的腐败。
如果要将走私冻肉置于无藏身之处,笔者建议,监管应当形成常态化,监管的力度再大一点点,监管的速度再快一点点,监管的手段再狠一点点,监管的办法再多一点点,从源头上切断问题食品流入市场,百姓的餐桌上的食品才能更干净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