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履职为民
——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案速读
□苏报通讯员 苏 哲 苏报记者 新 月
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广大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和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围绕建设“三区三城”总目标,突出“深化改革创新、坚持稳增快转、提升生态质量、增进民生福祉”等工作重点,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积极运用提案形式履行职能,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深化改革”、“生态环保”、“食品安全”、“居家养老”等成为提案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
以改革之勇 争发展之先
去年底,市委出台的“全面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的意见”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如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成为政协全会上委员们热议的焦点话题。
科学推进“强镇扩权”
提案人:民革苏州市委
为了改变经济强镇责权不对称的局面,推动行政体制改革,2010年4月,中央编办将吴江区盛泽镇、昆山市张浦镇纳入“强镇扩权”全国试点。同年8月,江苏省又将张家港市凤凰镇、太仓市沙溪镇、常熟市梅李镇纳入“强镇扩权”省级试点。作为一项行政体制改革试点,“强镇扩权”各试点镇都进行了机构改革,将原有的机构进行了适当归并与理顺,加强了社会服务,强化了社会管理,收到了积极的效果。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强镇扩权”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民革苏州市委在提案中建议,一是要科学放权,在涉及民生、社会管理等领域做到“应放尽放”,而对涉及技术性较强的放权则要慎重;二是要加大财权支持,对试点镇产业项目、基础设施、社会管理等进行重点扶持;三是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理顺试点镇的机构设置,同时,打造多元监督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使这一“新生事物”与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更相宜。
理顺政府与社区职能关系
提案人:民盟苏州市委
社区管理是党和政府贴近市民的一个举措,政府行政服务方便了群众,社会管理得到了发展。但是,社区管理暴露出政府与社区职能不清、社区工作与社会组织工作混淆、基层工作不堪重负、社区职责权利不明确等问题,“社区到底该做什么、到底能做什么”困扰着社区工作者,其突出表现在“社区盖章尴尬”等现象中。
民盟苏州市委在提案中建议:要重视和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基层服务组织的作用,协调政府部门、社区工作站、居委会三者关系,合理开展分工协作。进一步规范和明确社区工作站职权,特别是要明确哪些行政管理职能需要社区工作站来协助完成,避免把社区无力证明的事项让社区完成,减少社区“盖章尴尬”。严格规范政府职能延伸进社区,不要让职能部门的法律责任让社区承担。切实减轻社区工作人员负担,规范评比,精简台账,让社区工作人员腾出时间走访居民,解决实际困难,从而进一步增强和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发挥更多的服务效能。
加强职代会制度规范化建设
提案人:苏州市总工会
职工代表大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重要制度安排,更是现行劳动法律制度中对职工合法权益做出的重要法律保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用人单位对建立职代会制度的重要性不了解,职代会制度的建立在一些企事业单位还有空白点,一些用人单位职代会运行程序不规范,在代表选举、会议召开、审议事项等方面不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苏州市总工会在提案中建议,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大监督指导力度、加大工会组建力度、加大工作整合力度,大力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对职代会制度的要求,通过指导企业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规范职代会运行程序,使职工的民主要求通过载体有序表达,做到“按法律建制、按职权落实、按程序开会、按规则议事、按意愿表决”,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已经成为各界的广泛共识。如何让空气更清新?湖泊更清澈?城市更清爽?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呼吁禁放烟花爆竹
提案人:民进苏州市委,市政协委员郑炜、杨海群、沈晨冰、文万信
春节、重大节庆日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传统民俗,但是烟花爆竹给人们带来欢乐之余,所产生的烟雾和粉尘污染、资源浪费、安全隐患不容忽视。今年的政协全会上有1件集体提案、4件委员个人提案关注禁放烟花爆竹,建议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类媒体,也可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印发宣传小册子等,进行广泛宣传,倡导文明新风,呼吁相关部门和立法机构,制定出台禁放烟花爆竹的政策法规。同时,建议疏堵结合,一方面加大“堵”的力度,将“有限开禁”政策执行到位,在禁放区确保“严防死守”,在可燃放区做到“总量控制”;另一方面加大“疏”的力度,综合运用财税政策,加大环保烟花、电子鞭炮等新型烟花爆竹的推广力度,让新型烟花爆竹的生产者有市场,让消费者得实惠,让社会收获更多的欢乐和平安。
推进阳澄湖水质优化
提案人:民进苏州市委、市政协人资环委
阳澄湖是苏州境内第二大湖泊,是全市战略备用水源,多年来,社会各界一直强烈呼吁加强阳澄湖的生态环境保护,市委、市政府也十分重视阳澄湖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定出台了《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计划》,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苏州”的战略高度,一手抓控源截污、一手抓生态修复,全方位实施生态优化三年行动计划,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围网养殖面积仍然偏大,面源污染控制难度大,阳澄湖生态优化仍需持续推进。建议进一步提升对阳澄湖生态优化工程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加大阳澄湖湖体岸线生态整治和修复力度,增加公共财政投入,落实专项投入,强化联合执法,从严治污考核,确保水质优化提升真正落到实处。
统一规划处置污泥
提案人:民建苏州市委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结构存在多样化、复杂化,污水厂污泥中含有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易降解有机物、恶臭物质、寄生虫卵和病原体等,若处理处置不妥,易使污染物在运输和处置过程中进一步扩散,造成二次污染,直接威胁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隐患和风险。目前,我市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是运行体制不统一、产业发展无保障、区块之间不平衡。
民建苏州市委在提案中建议,首先建立全市的污泥处置专项规划,通过专项规划解决目前污泥处理中存在的各区块各自为政的无序状态。其次,组织对我市的污泥量、污泥性质及污泥的流向进行一次彻底的调研,了解现状和未来的增长趋势,重点了解一些去向不明的污泥,防止污泥的随意倾倒和偷排,更要杜绝外来污染。要对我市现有的污泥处置能力进行调研,了解现有处理能力与污泥产生量之间及未来污泥增长量之间的处理缺口,统一规划污泥处置设施的投入。再次,完善污泥处理技术的评估标准,建立污泥处理的准入标准,投入产出标准和社会效益评估体系。同时,在国家没有出台污泥产业政策之前,可以先行研究制订符合地方要求的产业政策、收费保障政策、财政优惠政策和投资运营政策,保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探索城市绿道建设
提案人:市政协委员朱利荣、邵庆、李芳、杨丽、朱依东、叶忠、倪玮
“绿道”是一种线形的绿色开敞空间,设有可供行人和骑车人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为居民提供充足的游憩和交往空间。2012年,苏州环太湖风景路建设工程正式启动,该线路贯穿体现“绿色、生态、宜居、幸福”的理念,为百姓带来更高品质的旅行体验。2013年11月,作为“两山一镇”环境整治生态提升工程重要项目之一,连接灵岩山与天平山、总长近10公里的环山慢行绿道系统开工建设,将串联起“两山一镇”区域内各大景区,这两条正在建设的线路都是苏州绿道建设的探索。
为进一步完善苏州城市功能,丰富生态文明建设内涵,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发展品位,提案建议尽快研究制定我市绿道建设规划,规范绿道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和要求,通过制定详细而周全的整体规划,形成覆盖全市的绿道网络。同时,可遵循“先易后难”、“先局部后全部”、“先城郊后城市”的原则分段实施,集中建设,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借助参与绿道建设,鼓励各绿道沿线村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与绿道紧密结合,绿道沿线可逐步发展园艺业、特色手工业、特色水产业、休闲观光农业、旅途驿站和乡村旅游业等新型业态。
服务百姓 广惠民生
高度关注民生,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实反映群众诉求,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献计民生福祉,一直是政协提案的重点、热点。
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提案人:市政协委员张伯生、许文前、郑炜、杨代凤
瘦肉精、催熟剂、膨大素……一段时期以来,餐桌上蹦出的一连串新名词,正像个多棱镜,折射出我国食品安全各环节的现实状况。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俨然成了老百姓的一块“心病”。如何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委员们建议,要抓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加强农资市场监管,规范蔬菜农药使用,建立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要加强食品行业自身管理,大力培育食品品牌,用品牌保证人们对产品质量的信心; 要建立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立黑名单的制度,加大食品安全违法的惩罚力度,使质量成为决定食品“生命”和企业信用的唯一标准;要强化社会监督力量,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鼓励全民参与,营造食品安全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有效发挥行政监管与全民参与的综合成效。
解决居家养老后顾之忧
提案人:致公党苏州市委、市工商联,市政协委员张芸、陈放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目前全市60周岁以上的老人有137.3万,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21.4%,并且仍在以每年5万人左右的速度递增,预计2020年苏州老年人将达180万,届时老龄化比重将达26.4%。为此,提案建议切实执行《苏州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等老龄服务相关政策措施,适当给予民资进入“虚拟养老院”居家养老模式领域的政策辅助,促进各种所有制的社会养老机构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建立大市范围老龄人口的公共服务平台,在苏州大市范围内建立老龄人口可查询数据平台,把苏州老人的有关健康、养老状态等纳入平台数据内。加强养老服务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培训,配备专职的社区工作人员以及保健医生做好居家老人的上门服务工作,加大对农村老年人口的居家养老的社会支持,大力发展志愿者队伍,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尊老和养老的促进机制。
缓解幼儿园入园难
提案人:市政协委员黄浩忠、石丽芳
苏州目前学前教育入园人数持续增长,依旧在高位运行。与此同时,无证幼儿园大量存在,普遍存在办园场所不达标、保教人员不合格、卫生保健不重视、安全措施不到位等问题。提案建议政府增加教育投入,加快建设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增加合格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资源。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给予运行经费补助,鼓励公办幼儿园通过骨干教师支教,师资交流、课程输出等方式,提高民办幼儿园办园水平和办园质量。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制定“关、停、并、建”和分流幼儿的计划方案,及时掌握办园信息,关停不合格园所,坚决遏制新生无证幼儿园。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苏州实际,尝试建设学前教育看护点,采取有力措施着力解决幼教资源不足的矛盾。
提高急救医疗服务体系质效
提案人:农工党苏州市委、九三学社苏州市委
随着苏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市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急救医疗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社会急救资源不足,仍需进一步提高急救医疗服务体系质量和效率。
提案建议,一是要尽快制定和出台《急救医疗服务条例》,以保障急救医疗服务管理有序高效和有法可依,在《条例》中应明确政府及各部门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落实院前急救的经费保障、硬件投入、规划布局、宣传教育等职责,明确各级急救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职责,执行急救首诊负责制。二是要提高院前急救医疗技能和水平,进一步加强业务培训,对调度、医疗、护理、驾驶人员进行严格的岗前专业培训,突出灾难事故现场的急救培训,定期进行各类突出事件的应急救治演练,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能力。三是要加强各级医院急诊科室建设,既要加强基本设施建设,实现急救用房、急诊手术室和急救医疗设备配备到位,又要加强急诊科人才队伍建设,增加急诊科人员编制,配备足够的急诊科医生,增强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整体急救队伍的素质和技能。
聚焦“改革”和“民生”
474件 提案助推 苏州发展
苏报讯(苏哲 新月)日前,记者从市政协提案委获悉,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以来,广大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以及市政协界别小组、专门委员会,积极运用提案形式履行职能,截至2月18日,共收到提案474件。其中会议提案415件,平时提案59件,经审查立案454件,不立案20件。立案提案中,集体提案61件,委员个人提案330件,联名提案63件。涉及经济建设的91件,占20%; 涉及城市建设、生态环保的185件,占40.8%; 涉及科教文卫体的99件,占21.8%; 涉及社会保障、民主法制、精神文明等方面的79件,占17.4%。
从提案综合情况看,主要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提案反映各界意愿。在提交的提案中,集体提案数量稳中有升,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交的集体提案总数比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增加4件,总量占比达13%,其中,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提交提案49件,有关人民团体提交8件,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和各界别提交4件。广大委员继续保持高昂的参政热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踊跃撰写提案,委员提案总量占87%,共有393位委员813人次提出提案,这些提案集中体现了社会各界推动改革创新、建设美丽苏州的意愿和智慧。
二是提案主题鲜明突出。提案着眼于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和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突出深化改革创新、坚持稳增快转、提升生态质量、增进民生福祉,准选题,深调研,抓大事、议大事,运用提案形式建诤言、献实策,让提案成为党委政府了解社情民意、掌握社会动态、完善政策措施、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三是提案内容丰富多彩。委员撰写提案前大多进行了调查研究,抓住当前热点问题进行深度剖析,表达诉求,提出建议。有关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提案有促进古城商业优化发展、提速“智慧苏州”建设、完善民营科技企业金融支持体系、规范钢铁物流市场秩序等方面。城市建设与管理,一直是委员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其中涉及古城保护的提案有19件,涉及加强小区物业管理的提案有6件。生态环境保护也是提案的热点内容,一共有37件提案,其中直接与“水”有关的提案12件,如持续推进阳澄湖水质优化、增强地下水资源保护、改善河道水质等,倡导春节期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提案有5件。民生类提案依然是委员们关注的重点,包括教育公平、医疗卫生、社会养老、食品安全监管、道路交通等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