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违规添加“酚酞”、“西布曲明”
实际上,“绿瘦”在产品中非法添加成分已经不是新鲜事。
早在2012年,据《羊城晚报》报道,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测试分析中心在对 “绿瘦”多款减肥产品进行检测时,发现纤丽宝牌玉人胶囊、奥赛青胶囊非法添加了化学药品“酚酞”。
广东某三甲医院肛肠科专家曾告诉记者,酚酞是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临床处方药,需在医师的指导下方可使用。如果过量或长期滥用,可造成电解质紊乱,诱发心律失常、神志不清、肌痉挛以及倦怠无力等症状。尤其是很多女性服用减肥产品后出现结肠黏膜黑变,由此引发腺瘤样息肉和肠癌的危险性高于正常人。
与此同时,“绿瘦”还曾因非法添加“西布曲明”、“酚酞”等成分登上上海食药监局黑榜。此后,国家食药监局发布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查禁包括“绿瘦”在内的七种保健品。
而在网络上,关于“绿瘦”产品无效果的投诉比比皆是,部分受害者甚至“抱团”建群商量一起起诉“绿瘦”。
据悉,虽然“绿瘦”的营销阵容庞大、推广力度猛烈,但其在生产环节却缺乏监管。前述资深人士介绍,“绿瘦”主要卖贴牌产品,通过买断一些保健品生产厂家的批准文号,委托其他工厂代加工后再统一包装、通过“绿瘦”的销售渠道出售。
广东省营养健康产业协会秘书长张咏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由于减肥行业特殊,有些企业可能会以体质差异作为没有见效的原因,而在媒体“口诛笔伐”时,企业则会选择冷处理。
“其实这种现象在减肥行业、保健品行业很普遍,有的企业申请了五六十个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但他们自己不生产,而是将这些批准文号租赁给多家山寨厂使用,每年收8万到10万元不等的转让费。”张咏进一步表示,很多小生产企业不愿意囤货,更愿意与贴牌代理商合作,把生产出来的产品低价出售,而“绿瘦”正是这个环节的受益者。
然而,恰恰是这种缺乏监管的生产销售环节,让“绿瘦”产品饱受质量质疑。
张咏表示,其实“绿瘦”本身也意识到这一点,2011年皮涛涛等人便亲自前往湖北老家考察生产基地。“减肥行业市场前景广阔、但风险也很大,只有提高产品质量,‘绿瘦’只有抓紧产品源头质量把关,摆脱质量危机,才能得到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