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前报道称,我国每年生产800亿双一次性筷子,如果每双按长20厘米、宽1厘米、厚0.5厘米计算,这些筷子可铺满363个天安门广场。全国人大代表、吉林森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柏广新呼吁“筷子革命”:外出就餐提倡自带餐具,餐馆尽量不提供一次性餐具,逐步开发替代产品。
另外,演员黄渤在个人微博上吐槽自己在饭馆用餐遭遇劣质一次性筷子,“热水中涮了几下,刺鼻的味道马上出来了。”
一双卫生筷批发三分钱
那么,银川目前在“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方面又是怎样的情况呢?记者就此走访了我市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三区20多家餐馆。
不少餐馆从业者表示,现在一次性筷子用得越来越少了。但记者注意到,一些主要经营酸辣粉、凉皮等的小店,由于顾客需打包带走,所以一次性筷子依然大有市场。还有一家牛肉面馆的收银员说:“有时候收钱忙不过来,所以就把一次性筷子放在一边,谁要用就自己拿,一开始只是个别人拿,可时间一长,就有不少人好像习惯了一样,交完钱顺手就会拿一两双。平均下来,每天也要用掉一二百双。”
记者在东环批发市场和同心路市场了解到,一次性筷子一件整装大概有3000双,批发价为100元左右。其中一位老板坦言道:“自己经营生意将近10年了,早些年,大家在外面吃饭的次数少,一次性筷子用得也少;可是近几年,餐馆越开越多,在外面吃饭的人也多了,所以一次性筷子就不愁卖了。”这些筷子从何而来,生产厂商有无资质?店主则不愿多说。
市民看法:就是图个放心
市民对于一次性筷子又有何看法呢?有市民表示,从不用一次性筷子,(这些筷子)好像是使用了什么化学剂,不卫生不安全。但也有食客认为,小店里提供的消毒筷那么多人用过的,一次性筷子毕竟没人用过,用起来放心些。
自己带筷子下馆子,这样的人多吗?一家店老板表示,很少见到自己带筷子的顾客,“偶尔见到一个,还觉得挺稀奇的”。
在一家以经营小笼包、馄饨等小吃为主的店里,服务员小丽说:“平时顾客都是使用这个盒子里的筷子,一般我们把用过的筷子洗干净后,会先在消毒柜里进行晾干,最后放置电子消毒筷盒内。”当记者问道是否有顾客提出不愿使用“消毒筷”,而是要求提供一次性筷子时,小丽说自己就曾经碰到过好几次。
一家酸辣粉店的老板云女士表示:“由于大多数顾客都是将酸辣粉打包带走,所以店里也就只能提供一次性筷子;虽然知道这样做并不怎么环保,但目前的确也没有什么其他更好的办法。”旁边正在吃饭的一位顾客则插进了话:“我就见过有的餐馆的消毒筷(盒),平时根本就不插电,更不要说什么消毒了。”
也有市民表达了这样的观点,筷子虽小,但卫生和安全问题由来已久,“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起来,让我们放心下馆子”。(实习记者 杜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