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资讯 >
再访郑州炒货小作坊市场:黑作坊“越打越多”
时间:2013-12-20 17:08  浏览次数:

  “炒货小作坊卫生条件差、滥用添加剂,不仅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也危及了行业的健康发展。期望有关部门继续加大对坚果炒货行业小作坊的监管、整治力度。”9月3日~9月6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坚果炒货专业委员会2013年度理事会上,不少与会的坚果炒货业内人士发出了这样的呼吁。

  河南省郑州市是食品工业大市,也是炒货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大市。2011年年底,记者曾经对郑州市炒货行业三无小作坊和流通市场进行了暗访曝光。时间过去将近两年,现在的情况如何呢?

  从郑州搬迁到新郑

  9月8日下午,记者在十八里河镇吴河村、南小李庄、刘西村、沙窝李村等村子里走访,被村民告知,这些村里原先的确存在不少炒货的小作坊。不过近两年城市建设,十八里河镇不少村子拆迁,这些小作坊陆续搬走了。

  资料显示,2011年年底,管城区在获悉媒体报道后,管城区委、区政府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于第二天就对辖区内13家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炒货食品生产企业开展了一次全面的监督检查。仅在两天内,就取缔无证生产加工窝点19家,清缴原材料及成品1120袋,食品包装袋500个,生产加工设备12台。2012年夏天,因为麻辣食品问题被曝光,十八里河镇又对食品企业进行了整顿,因此,大部分炒货小作坊都“转战”到与其接壤的新郑市龙湖镇。

  9月9日上午,在龙湖镇梅山路,龙湖镇敬老院旁边的一条偏僻的路上,一些村民家的院子大铁门紧闭,院子里有高耸的烟囱,大棚上面开了口并加盖,门外有大堆的烟煤灰和煮过的花椒、八角等辅料。据知情人说,这都是炒货厂的特征,多是江西南昌的老板来投资,租用村里的房子。为逃避检查和避免曝光,正常生产的时候,往往大门紧闭,只有卸货拉货,以及工人进出的时候,才会暂时打开。

  而在郑州绕城高速以北,紫荆宫墓园的旁边,属于龙湖镇侯庄村的北地,也散布着一些炒货小作坊。这些厂子紧邻一个巨大的水泥料场和水泥空心砖加工工地,搅拌机轰轰作响,往来穿梭的载重货车则把黄土路压成了“扬灰路”,大车开过,空气中弥漫的粉尘如同沙尘暴,让人窒息。

  通过中间人联系,记者得以走进龙湖镇的一家炒货厂。院子里,数百袋瓜子和辅料堆在一起,车间里的两个工人正在用铁锨铲起地上的西瓜子往机器里送。一大堆出锅的葵花子,大约有上千公斤,淌着水,堆在水泥地上晾干。尽管已经过了立秋,但是煮瓜子和炒瓜子的车间里温度仍然不低,几个工人不戴口罩,光着膀子,满身大汗地在加煤,查看煮锅的情况。

  “我一天差不多能出10吨瓜子。看你需要什么袋子都好办。至于包装,直接给纸箱厂打个电话,要什么有什么。”这家老板说。尽管这个厂子在门口没有牌子,甚至没有门牌号,但是车间里不同规格的袋子上却有好几个地址,有的则模糊地写着:郑州市。

  黑作坊“越打越多”

  为什么一些违规的小食品作坊屡禁不止?恐怕最直接的原因是产品价格低廉,并且上门送货,深受批发市场和商超的喜欢。

  郑州的万客来批发市场号称华中最大的批发市场,日客流量5万人以上。据里面一位经营炒货、干果的经销商估计,做炒货生意的差不多在100家左右,每天炒货发货数量可以达到数百吨,郑州周边小作坊的产量每天能达到上百吨,而且能比品牌厂家每公斤便宜三四元钱。

  记者在炒货区看到,不少店铺门前都摆着成箱的瓜子或是编织袋,里面是各种口味的西瓜子、葵花子等。袋子显著位置印着品牌的名字以及商铺所在地,但是厂名厂址、生产日期、配料表、保质期、QS准入标志等要素残缺不全。

  不仅如此,禁用的添加剂在这里依然大有市场。记者发现,和两年前一样,这里依然售卖外壳金黄发亮的开口松子、白白净净的开心果。而这些良好卖相的背后却是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添加剂的“功劳”。

  一位知情者认为,问题小食品之所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表面看是因为加工地点隐蔽、成本小利润高,但深层次的背景则是监管思路过于简单。“食品安全涉及多部门执法,容易产生三不管地带。平时不怎么管,有问题后又一律重拳整治,比如十八里河镇就曾经要求,所有小食品生产商都要搬迁,连原本正规的厂家也被逼成了游击队,黑作坊只能越打越多。”

  据了解,经过多年发展,围绕郑州市及附近的新郑、中牟、新密、荥阳等地,已经形成了一条小食品产业带。除万客来、长通商贸城外,郑州市目前还有华中食品城、黄河食品城等多个大型食品综合批发市场。紧邻万客来的南三环附近,分布有大小数百家物流公司,借助中部地区发达的交通,辐射山东、安徽等周边诸省,以及内蒙古、新疆等西部地区,部分销往浙江、江苏等东部省份,由此形成国内知名的食品集散地。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食品加工业是河南重要的支柱产业,一定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服务,在不断强化对小作坊监管、整治力度的同时,还要对其进行帮助、引导和规范,努力实现产业升级。




上一篇:吃货学长自创烤蹄 意外走红网络   下一篇:今年月饼主打平民风 月饼票缩水黄牛党要转行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