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不可或缺的渔需物资,渔机产品却长期处在大小厂家繁杂、无大型知名品牌的尴尬境地。而与此同时,养殖户对于此类产品的选择,也并无太多信息渠道及参照,大多只能凭外观、看参数、听推销。虽然只占养殖投入品的小头,但渔机产品的选择却关系着养殖的成败、产量,与最终效益也紧密相关。选择到质量低劣的产品,不但不能享受机械化后的便利,频繁的故障或短暂的使用寿命,徒添养殖过程的成本和精力。
由于成本及精力所限,不少的渔机生产厂家都把售后服务下放经销商,而经销商服务水平和意识参差不齐,享受不到应有服务甚至购买到伪劣产品案例,行业并不鲜见。此外,作为一项重大利好养户的农机补贴政策,也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开始变味。厂家、经销商以次充好、变相涨价再优惠的状况屡禁不止;部分地区,甚至出现联合当地部门谋取农机补贴利益恶性事件。品牌推广欠缺、售后服务不到位以及钻补贴政策的空子谋取暴利,已经成为当前渔机行业的三个主要问题。在技术上原本极其简单的渔机,也在这几大主要问题的困扰下,变得愈发艰难。
品牌意识薄弱 养殖户难获信息
目前,一些网站和部门把水产养殖机械分为增氧机、投饵机、网箱养殖设备、水体净化处理设备、织网机、养殖成套设备6大类。但大多养殖户按较为常见的品类划分为增氧机、投饵机、水质分析仪、自动化养殖设备等。而生产这些设备及提供相关部件的厂家,则多不胜数。除了专门生产渔机的企业,不少生产农机、电机厂家也涉足其中。查阅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增氧机生产厂家共有261家,集中在东部沿海,其中江浙两省共152家,占比超过一半。
尽管目前渔机产品众多,看似令人眼花缭乱,但养殖户们还是有着自己的一套购机判断标准。其中,看旁人使用、听熟人介绍是他们认为最可靠的最基本的标准。所以在很多区域,会出现清一色某个渔机品牌产品的情况。“周围的人都在用,都用得不错。”湛江雷州养殖户陈维平告诉记者,由于自己无法对比其它品牌的相关性能,采用别人使用过,而且性价比不错的产品成为一种“捷径”。在养殖终端,像陈维平这样看到别人在用、听说别人用得好而选机的养殖户不在少数。
广州和仕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黄先生也告诉《农财宝典》记者,现在渔机销售多依靠的是老客户带动新客户,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推广,“因为中国农民大多习惯跟风,所以口碑相传的方式是最快的”。此外黄先生透露,在各媒体上投放广告,也能收到一定的效果。“厂家推广方式上不是每个市场都适用一个两个固定的模式,大多数是通过经销商代理”,黄先生补充道,近年来电商供应逐渐冒头但电商供应存在服务体系中调换、中转不便的问题。?
“即便知道哪个牌子好,但如果在基地附近没有经销点,那要么就是买不到,要么就买了保修难”,同是雷州的养殖户德叔表示,购买渔机时当地有无经销点也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德叔还表示,不同于种苗质量难以保持稳定,属于机器范畴的渔机大体上还是一分钱一分货,在质量差异不大情况下越贵质量一般越好,使用寿命也较长。所以,养殖户购买渔机往往是看价格而忽略品牌。
售后服务普遍缺失
“这个行业利润不高但竞争激烈,每个厂家的销量都有限,如果厂家直接对养殖户进行服务成本会非常高”,浙江台州一家以生产增氧机、投料机为主的厂家负责人透露,由于厂家销售范围较大,所以一般产品的售后服务都交给代理商。该负责人还表示,除了代理商服务意识和水平不一,售后服务有所缺失外,一些代理商还经常更换部分零件甚至出售冒牌产品。
不同于种苗、饲料经销商,渔机经销商一般同时代理渔、电机和其它农机产品,对渔机缺乏专注度,行业信息也了解甚少,无法对购机养殖户提供较多的建议性信息及指导。另外,据一不愿透露姓名行业人士称,国内营商风气不好,渔机经销商缺乏职业操守,一旦其实力变强,他就会联合其他经销商对厂家进行压价,继而从价格、渠道等方面绑架厂家。
当然,由于国内整个市场管理机制不完善,不只是经销商缺乏职业操守,有些企业也缺乏企业精神,偷工减料者有之,以次充好者有之。据该业内人士介绍,国外渔机产品从生产到投产,中间少不了实地试验环节,如果产品不合格,是明文规定不能投产的,而国内没有这样的做法。
完善的售后服务,似乎已逐渐成为水产养殖业投入品销售的一个惯例。但《农财宝典》记者从厂家、经销商或者养殖户等环节多方了解到,目前渔机行业售后服务是不存在或者很不完善的。就目前来看,以经销商代理为主的推广模式,厂家最多可以提供的也只是换机服务,其他诸如定时到现场检查、指导则基本没有。经销商更是如此,对于经销商来说,养殖户购机完成,基本代表交易完成,仅相当于厂家跟养殖户交易的一个中转站。
渔机补贴 惠及不了全民
2004年,中央开始实施农机购置补贴;2008年,增氧机、清淤机、投饵机三类水产养殖器械被首次纳入补贴目录;2013年,新出台的《农机补贴产品目录》,继续增加了几款渔机产品,把渔机(增氧机、投料机、水质分析仪、自动化养殖设备、网箱等)纳入农机补贴目录。
通过国家补贴政策,使养殖户购机成本降低,提高其购机积极性或是换机积极性。养殖设备的精良,可以改善水塘环境,进而可以减少滥用药物;养殖户的购机积极性的提高,对于生产厂家而言则意味着市场需求的扩大,农机补贴政策对行业无疑是件好事。另外,对于进入渔机补贴的产品,对于厂家品牌的提升也是一个极好的平台,毕竟通过了国家的审核,不管是其生产厂家还是其产品性能,都证明已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认可。
但原本重在惠农的农机补贴政策,在很多地方养殖户却没有享受到应有的补贴政策。“在2008年增氧机、清淤机、投饵机三类水产养殖器械首次纳入补贴目录时,我曾经有享受过此待遇,但后来就再没有了。”陈维平猜测,由于部分养殖户并不清楚申领补贴的条件及流程,导致很多养殖户购买渔机时没有享受到补贴。“很大一部分补贴,被经销商和厂家拿走了”,曾经代理过渔机的经销商梁彬(化名)透露,在业内存在不少经销商联合厂家和相关部门谋取农机补贴款的现象。
就在日前,《法制日报》就刊登了《惠农专项资金缘何成不法分子争抢的“唐僧肉”》一文,报道了湛江12名农机、农业部门的正副局长在农机补贴操作中贪污腐败前因后果,文中专家指出,农机补贴领域之所以容易出现犯罪,主要原因是国家农机补贴信息不透明,补贴机具市场诚信建设有待加强,对农机部门权力监管不力。
另外,很多地方的补贴也惠及不了外地养殖户。像广西防城港对虾养殖户多为浙江人,在当地购置渔机也拿不到相应补贴。按当地经销商的说法,补贴到户是指到当地的农村户口,外地前来养殖的养殖户不具备申领条件。
其实,根据《广东省2013年中央财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补贴对象为纳入实施范围并符合补贴条件的农牧渔民、农场(林场)职工、从事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对于是否一定要当地户口并没有详细说明。
“有补贴的机子要比没有补贴的贵点。比如,一台水车式增氧机正常原价是1920元/台,中央政策下来的补贴是600元/台,我们购置时实际价格却要2050元/台。”广东养殖户何勇向《农财宝典》记者反映,虽然减去补贴后,养殖户实际出的钱比没有补贴之前要低,但是600元的补贴却并没有完全到达养殖户手中。“虽然数目不多,但这也会滋生腐败,应该杜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