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市聊城目前共有食品加工企业73家,但是真正被国人熟知的,却寥寥无几,其原因就在于,聊城的食品企业过度依赖资源,原材料粗加工的多,做自己品牌的少,最终形成了“配角”多,“主角”少的现状。为了走出这个怪圈,聊城发力品牌建设,力求推动食品工业转型升级。
直面消费者才能有品牌
位于聊城嘉明经济开发区的立海集团,正准备将自己的熟食品牌打入市场。立海集团是集种肉鸭养殖、孵化、屠宰冷藏、熟食加工、饲料加工、冷链物流为一体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煌上煌、干锅辣鸭头等都用的我们的产品,但是大家都知道煌上煌、干锅辣鸭头,不知道立海,所以我们决定要从‘幕后’走到‘台前’,让立海的品牌直接进入到消费者的视野中来。”立海集团办公室主任朱斌说。
为了提高利润,山东维尔康三阳食品有限公司,今年在原有生猪宰杀、冷鲜肉的基础上,增加了肉松的生产线,如此一来,每吨猪肉可直接提高2000元的利润。
“目前,生产出来的肉松直接供给杭州的企业,由他们包装上市。”公司办公室主任杨国梁说。当记者问为什么不自己创建品牌上市时,杨国梁说,如今屠宰行业竞争激烈,大部分市场被金锣、双汇等知名企业占领,消费者也多乐于购买这些品牌的商品。所以公司不敢贸然进军,危险太大。
聊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主任李月振说,“名牌食品先入为主,给人以安全感,这便让一些想创品牌的食品企业望而止步,反而觉得‘大树底下好乘凉’更实际些。”
质量安全奠定扩张底气
在凤祥股份公司养殖主控室,记者看到,18个父母代种鸡场、42个肉鸡场的近千栋鸡舍,实时监控画面都显示在大屏幕上。每栋鸡舍都配置了两个高清摄像头,24小时监控鸡群生长状态,与数字信息传输系统相辅相成,通过对生产现场进行远程监控和操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工,杜绝了人员交叉污染带来的风险。
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涉嫌使用过期原料生产加工食品,被媒体曝光,对于一年加工两亿只鸡的凤祥股份公司来说,无疑有了抢占更多市场份额的机会。
凤祥是肯德基、麦当劳、沃尔玛、家乐福等跨国公司的重要战略供应商,在国内和行业率先推行和研发使用远程控制系统,养殖产业链完全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确保了食品安全,这奠定了凤祥扩张市场的底气。
7月24日,在高唐永旺食品有限公司的检测室内,工作人员正在对新进厂的原料进行检测。公司总经理李义文介绍说,公司有11位产品品质监控员,在生产的过程中随时对产品进行检测,一旦发现有不达标的情况,可以直接下达停产命令。“只要有质量的问题,一律免谈。”正是有了质量安全的支撑,李义文目前已拥有“永旺”、“好佳佳”、“希旺”、“一起旺”四家食品公司。
校企联手推动食品创新
7月13日,聊城大学与聊城正信生态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合作协议,成立了“聊城市聊大正信食品研究所”和“聊城大学产学研基地”,这是聊城校企深度合作对接的又一实例。
2013年,正信集团开始涉足食品产业,生产高档酱油和食醋。下一步,正信集团规划投产腐乳类及各种酱类产品、豆制品、小麦深加工、动植物油等,逐步发展成生物食品产业园区。该集团与聊城大学合作,并下设“功能食品研究中心”和“食品及农产品检测中心”,职能是功能营养食品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推广,及对开发的产品进行有效成分检测和质量监督,建立产品质量评估标准,对外承接食品及农产品等营养成分和其他成分的检测等,为企业品牌建设再加砝码。
“除了校企合作,聊城食品企业之间的合作也在进行。”聊城市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规划科科长贾殿印说,“都说同行是冤家,但就聊城的现状而言,再继续单打独斗,已经很难在市场上抢占更大的份额了。”
贾殿印以聊城白酒产业的现状为例说:“随着外地酒的流入,本地酒销售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暴露出聊城白酒企业规模小、知名品牌少、销售手段滞后、销售模式单一等诸多问题。对此,聊城白酒工业协会决定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走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联合发展的路子。对外,白酒企业要抱团闯市场;对内,要积极推进管理创新、工艺创新,提高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将聊城白酒推向全国。”
□ 本报记者 孙亚飞 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 孟庆剑 王守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