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周末记者 赵红旗
发自河南新乡、郑州、漯河
黄河流经的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是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近些年来,原阳县抢抓产业转移机遇,科学规划和定位,逐渐打造出14.7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筑巢引凤。
如今,在这个不足70万人的小县里,规模以上企业有119家,2013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8.8亿元,增长28%。
今年2月27日,在原阳县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县长段常庆称,县里初步形成了以河南万向制动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万向)为龙头的汽车零部件及机械制造产业集群。
河南万向是由浙江万向集团投资3.04亿元与原阳汽车制动器厂重组而成。
早在2002年,新乡市就瞄准机会,启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计划,并且县市齐头并进,欲打造“桥头堡”。
原阳县正是乘着此春风,顺势起舞,在2004年引来了浙江万向集团这只“金凤凰”。
2006年,以河南万向为龙头的原阳县产业集聚区成立;2008年,被河南省政府批准为首批省级产业集聚区。
实际上,在新乡市启动承接计划的同时,河南其他县市也几乎同时启动了相同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计划。
这十几年来,河南各县市经历了从盲目无序竞争到组建产业集聚区有目的招商的发展过程,目前全省已建立相关产业集聚区180个。以此为依托,河南的产业格局已经发生了裂变。
全民去招商
在河南,曾经流传这样一个去东部沿海城市招商的故事。
几位县委书记在机场偶遇,同坐一趟航班,一聊,去的竟是同一个地方、谈的是同一个项目。
河南省一位省级领导曾坦言,在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我国中西部地区纷纷抛出橄榄枝,各省各地之间在招商引资方面竞争激烈。
张明(化名)是河南豫南地区一个县的副科级干部,常驻上海,代表本县向闽浙地区招商。
“不少县都有驻长三角、珠三角和闽浙地区的专业招商人员,甚至有些乡镇都有招商引资任务,恨不得把发达地区的企业都引进过来。”张明向法治周末记者坦言。
在抢抓产业转移机遇的过程中,为了调动全社会招商引资的积极性,河南各县市纷纷出台了明确的奖励办法。
据张明介绍,他所在的县就采取新引进生产性项目按固定资产投资额奖励引荐者的措施:1000万元以上奖5万元;3000万元以上奖10万元;1亿元以上或年纳税形成县财政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奖40万元,属本县工作人员的另记个人三等功一次;新引进项目投产(开业)纳税当年或次年新增县财政收入在30万元以上的,对引荐者按年新增区财政收入的10%给予奖励,此项奖励享受三年。
“奖励办法不仅仅针对我们这些招商人员,而是面向全社会。”张明说,很多人通过各种关系拉拢投资者,有种“挖到篮里都是菜”的感觉。
张明说,他们代表县里承诺外来投资优惠政策。比如,按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给予投资方奖励,1000万元以上奖5万元;3000万元以上奖10万元;1亿元以上奖30万元,以1亿元为基数,投资每增加1000万元加奖5万元,累计计奖。
除了奖励,项目投产前免收县级行政事业性收费,投产后3年内免收县级行政性收费,事业性收费减半征收;项目建设中出现违规行为,按照“先教育、再处罚”的原则,不得滥施处罚,必须实施的,经报请县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按法律程序进行。
上述各种奖励措施一直沿用至今。
事实上,为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早在2000年11月,河南省政府就与上海市建立合作关系,河南省政府还专门出台了《推动豫沪合作的若干政策意见》,在注册登记、土地出让金、税收等多方面,对上海来豫投资企业给予优惠。
但省会郑州、古都洛阳等城市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招商引资任务也不轻松。他们每年都要派出市级领导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推介自己”,有选择地引进一批符合产业政策、高素质、有潜力、带动能力强的企业,以改造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现在县里的招商越来越难了,竞争很激烈。一些想前来发展的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审批不下来,而优势企业都愿意在城市周边落地。”张明感概道。
打造产业集聚区
在河南全民招商的过程中,新乡市是率先抢抓东部产业转移机遇的省辖市之一。
“那时还没有产业集聚区的概念,讲的是用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沿海企业前来投资,也就是招商引资。”
在新乡市工商联副主席张欣的记忆中,2002年前后,时任新乡市长吴天君在不同场合表示,要通过大力实施“东引西进”战略,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务实的措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全力打造承东启西的“桥头堡”。
为了调动全社会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新乡市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方面完善了组织工作体系,实行以各县(市)、区党政正职、分管党政副职和招商局局长为主的“五职责任人”制度;并成立了专门招商引资机构,派出专职人员到珠三角、长三角等地长期驻扎招商。
另一方面,先后出台了《鼓励投资优惠办法》、《引荐外来投资奖励办法》等文件,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15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被压缩到300多项,还成立了新乡市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公。
法治周末记者搜寻当年的相关资料发现,仅2004年1月至7月,新乡市就引进市外资金投资项目379个,利用市外资金109.65亿元,其中30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在建项目,来自“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
其中,浙江万向集团投资3.04亿元,与新乡市50家重点企业之一的原阳汽车制动器厂合资建设年产100万只制动器及70万只汽刹片项目。
重组后的河南万向由浙江万向集团控股,总资产达3.5亿元。6年后,河南万向的生产规模已经在浙江万向集团里名列第一。
2010年6月18日,在郑州举行的河南-浙江投资合作项目洽谈会上,浙江万向集团决定向河南万向投资10亿元,建设万向汽车制造系统公司整体转移项目。
“浙江万向集团的进入,对产业转移政策的落地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一听说万向都来了,其他零部件企业也好招多了。”
在原阳县县长段常庆的眼里,浙江万向集团进入原阳后,不仅安排了当地2000多名工人就业,而且带动了其他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发展。
这也为产业集聚区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就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河南当地逐渐形成了打造产业集聚区的理念并付诸实践。
目前,原阳县已形成了以河南万向为龙头,以万安、伟航汽车制动器有限公司,原阳县星光汽车附件厂等配套厂家为补充的产业集聚区,年产值占全县工业企业的三分之一。
原阳县与省会城市郑州仅隔一条黄河。随着日产、海马等汽车制造厂家相继转移到郑州,原阳作为我国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业基地之一的作用更加凸显。
“河南最大的产业优势是零部件产业发展较快,后发优势明显。”河南省工信厅装备工业处副处长田应军认为,河南处于中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中心位置上,又有了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区的国家战略,将来,不但会有更多的汽车厂家来到河南,而且,河南本地的生产厂家也会加速发展。
河南省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龚绍东认为,由依赖跨区域采购汽车零部件向本地配套供应转变,能大幅度缩小龙头汽车企业采购半径,有利于由产业分散形态向集中形态转变。
“近年来,在全省各地承接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一种抱团转移、板块承接的态势正在出现,产业集群发展、链式发展特征明显。”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杨红朝表示。
2009年,河南省出台指导意见,正式将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促进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平台。目前,河南全省共有180个产业集聚区。
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到2013年,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累计完成投资3.56万亿元,占同期全省投资的45.3%。2013年,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3万亿元,占全省的52.6%。
在河南,产业集聚区已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招商引资的主平台、转移就业的主渠道。
5年造一个新漯河
4年前,家住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的张宇结束了在上海的打工生涯,选择在家门口的产业集聚区里的可口可乐生产基地就业。
2010年,亚洲最大的可口可乐生产基地落户漯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之后,同为世界500强的美国嘉吉公司闻声而至,厂址就在一墙之隔。一根管道穿墙而过,嘉吉公司的糖浆直接输送到可口可乐的生产线上。
目前,漯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已集聚了以双汇集团、美国嘉吉、可口可乐、中粮集团、台湾旺旺、统一企业等为代表的420多家食品企业,是河南省知名品牌示范产业集聚区,主营收入超过700亿元。
现在,漯河因其“中国食品名城”的招牌被更多的人所熟知。伴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漯河本地居民开始在家门口打工。
漯河市发改委2013年年底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漯河市产业集聚区已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2万人,区内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的67%。
漯河市发改委工业科主任科员范献庭说,当地经济的发展,除提供了就业岗位,还让外出打工者有了归属感,困扰打工者的孩子教育问题、老人赡养问题也得以解决。
张宇对法治周末记者感慨道:“在家门口就业,没有了漂的感觉,更加感觉到了亲情的温暖。”
漯河市发改委提供的材料显示,5年来漯河市累计投资300亿元,建设新型社区84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360万平方米、公租房和廉租房150万平方米,满足了10万名以上职工的住房需求。
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漯河市建成区面积由2009年的33.5平方公里扩大至66.9平方公里,相当于5年又造了一个新漯河。
产业的转移集聚,让越来越多像张宇这样的外出务工人员上演着“凤还巢”的好剧。法治周末记者从河南省人社厅得到证实,河南已经连续3年实现农村劳动力省内就业超省外。
“可以说,产业集聚区已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在杨红朝看来,从当初招商引资中的工业园区、开发区、高新区、生态产业园区,到现在的产业集聚区,一次次名称的变化,透露了发展理念的变化。
河南省发改委一位官员分析说,过去的传统工业园区和高新区,形成的前提就是产业聚集。但这种聚集更多表现为“物理”的集中。一些地方由于GDP的冲动驱使,“捡到筐里都是菜”,企业投资项目“来的都是客”,不加甄别、不加规划、分类,很多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潜伏”其中。
这位官员坦言,这种模式对外来企业的聚集欠缺内在机制的建立,使得这些在空间上已形成一定聚集的企业并未显现出强烈的关联性。再加上产业园区多在距离主城区较远的区域,公共服务设施缺乏,很多地方只有产业、没有人气,并没有成为城市化进程的有效载体。
2009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在提出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区时,明确将其作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集约发展的有效载体,目的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功能体系。
“名称变化的背后,是发展模式的变化,是理念的提升。”杨红朝认为,与原来的工业园区、开发区等工业园区相比,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将伴随发展内涵的提升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核转变,出现裂变效应。
土地紧张之惑
“随着产业转移形势的好转,优势企业进来了,土地指标越来越稀少了。目前存在的建设用地指标短缺,用地储备不足等问题,已影响和制约着产业转移的发展。”河南省一位县级官员向法治周末记者坦言,因征地引发的矛盾已成为不稳定因素之一。
河南是一个占全国粮食产量十分之一的农业大省,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只有1.2亩,稳固粮食基础要占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也要占地,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的土地矛盾异常尖锐。
“我们在积极探索通过提高投资强度、节约土地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土地、资金、人才、信息、装备和服务设施集约高效利用。”上述官员说,在产业转移中,土地利用率低下的问题已引起政府的关注。
河南省政府为此明确规定,对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未经原批准用地机关同意,超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合同或划拨决定书等约定的动工建设日期1年以上、两年以下,未动工建设的闲置土地,按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满两年的,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
“排名后三分之一的产业集聚区不得实施扩区,对达不到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等标准的,取消享受的各种优惠政策。”法治周末记者从省国土资源厅得到证实,对供地率低、违法违规用地严重的产业集聚区,已暂停建设用地审批和计划指标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