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才短短9年时间的盐城捷康三氯蔗糖制造有限公司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如今已是中国三氯蔗糖行业中获得政府批准建设的最大规模、中国第一家由上市公司参与投资、中国第一家主动参加美国知识产权调查并被认定生产工艺不侵权、中国第一家在美国和欧洲设立专业直销公司、中国三氯蔗糖行业第一家进入国际知名食品企业的企业,并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称号。
在捷康公司眩目的业绩和耀人的荣誉背后,人们不能忘却这样一个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工程技术人员。他,就是该公司总工程师丁振友。
宝剑锋从磨砺出
人到中年的丁振友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自然灾害期间,是个地地道道的射阳农村人。因小时候患过小儿麻痹症,体质较差,又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子,父母便经常念叨他要用功读好书。也不知是丁振友从小就拥有读书改变命运的危机感,还是本就智商过人,从小学到高中,他没要父母和老师操过心,一直是村小学、镇中学年级里的尖子生,不仅每个学期被学校表彰为“三好学生”,而且在全县初中数学竞赛中还荣获一等奖。
1980年,丁振友以优异成绩考入当时的盐城工业专科学校(盐城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成为那年洋马镇唯一的高考中榜生。扎实的功底、刻苦的钻研,三年高校攻读,担任学习委员的丁振友以36门功课优秀的成绩被分配到国营射阳县水泥厂,从技术员一直干到担任副厂长。期间,他一步一个脚印,先后负责完成水泥厂一期、二期技术改造的设计和施工,产品质量、企业效益名列全市同行之先。
1990年,为了照顾新婚妻子和对未来小家庭的考虑,他放弃在水泥厂多年积攒下来的人脉和地位,申请调入坐落在县城的县化肥厂,负责设备及新品开发。一到任,坚信“企业兴旺我兴旺”道理的丁振友便一头扎入工作之中,针对生产工艺改造和新品开发提出了一整套合理化建议。然而,习惯了计划经济模式、不愿承担市场风险的企业决策体制,给满腔热情的丁振友浇了一盆凉水,厂主要领导认为他的方案太超前,就这么被搁置了下来。后来,等厂领导回过神来再欲实施丁振友提出的方案时,病入膏肓的企业已无起死回生之力。为了生活,本想在岗位上干出一番事业的丁振友只得留职停薪远赴扬州打工,2003年受邀回到射阳化工园区,担任技术顾问。
从化工外行到技术权威
坎坷的考验,磨难的锤炼,没有压垮和消磨掉丁振友对新知识、新技术的追求,反而潜移默化地使得他所拥有的技术理念与实践知识得到了有机融合,并在实际工作中得以体现。
2005年9月,决定创办三氯蔗糖项目的吴金山慕名找到丁振友,真诚邀请他到捷康负责技术。几番接触,丁振友认准吴金山是个值得信赖、值得共事的企业老总。2006年初,丁振友正式进入盐城捷康公司。
然而,隔行如隔山。三氯蔗糖是一种新型的非营养型强力甜味剂,是迄今为止全球公认的最重要、最健康、无热量、无脂肪的甜味剂。虽然它的面市对肥胖症、糖尿病、高血糖、高血脂以及心脑血管患者是一个福音,但对丁振友来说,从机械设计专业转行到化工产业上,一开始还是让他感到有点手足无措。
“振友,你就放心大胆地工作,需要资金、人员什么的,尽管说,我们定会全力支持。”吴金山及董事会的信任与支持,给了丁振友巨大动力。为能尽快进入角色,他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强学硬记,触类旁通,逐渐掌握了化学工程、电气控制工程、管理工程方面的知识,很快成为公司中的技术权威。
2006年10月,丁振友承担下10吨三氯蔗糖试装置放大到100吨生产一期工程的设计工作。他夜以继日,把时间和精力全部用在了设计上,精心思考,反复比较,先后完成了工艺流程、工艺设备选型、工艺设备平面布置的设计以及电气装置、仪表控制装置等大量的工艺改进,并编制了成套的工艺文件。2007年9月,该套装置一次试产成功,实现了中国第一条100吨三氯蔗糖生产线的实际运行,开创了中国三氯蔗糖生产规模化的先河。
“要搞就搞世界一流的!”
DMF溶剂是三氯蔗糖生产中的主要原料,其回收率的高低和质量直接关系到项目的生存和效益。按照原有工艺生产,水份比例问题始终难以达到标准要求。同时,因回收的稀液含盐量较大,在精馏过程中极易堵塔,DMF发生分解产生二甲胺臭味,对厂区及周边空气环境带来影响,且产品酸度高,不能在生产中重复利用,只能作为廉价的产品出售。
丁振友紧盯这一问题,通过调查中外大量相关资料分析借鉴,组织技术力量反复试验攻关,花费4个月的时间,彻底解决了回收DMF的酸度和空气中的二甲胺臭味大及重复利用等难题,使公司所拥有的回收利用DMF技术处于国内最先进、塔效率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每年为盐城捷康公司增加净收益上千万元。
2008年12月,公司引进了氯化5#油工艺,但在试生产过程中出现大量焦油料,成品收率不到20%。丁振友发现后,坚持跟班研究,终于找出问题根源,随即对装置中存在的缺陷重新进行了设计改造,使氯化生产趋于正常,成品收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为提高盐城捷康公司市场份额,保持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地位, 2009年7月开始,公司决定新上两套400吨三氯蔗糖二期工程项目,工程的规划与设计这副重担再一次落在丁振友的肩上。
“要搞就搞世界一流的!”规划是蓝图,设计是基础。丁振友没有简单地重复既有的工艺流程、设备装置,而是采用国际上当前最为先进的自动数字控制技术。就这样,他先后完成了新一期工程的工艺流程、工艺设备平面布置、设备基础、管架布置、管架结构等全套千余张图纸的规划与设计,为公司节约了近千万元的设计费用。
丁振友,作为捷康的一名员工,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全部心血彰显出他的个人价值,为捷康发展注入了活力。几年间,丁振友共为公司申请获得8项国家专利和4项国际专利,其中两个项目获江苏省科技创新奖。他本人也多次被市、县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科技工作者”,并先后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省劳模荣誉。(记者 刘蕾蕾 通讯员 郭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