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动态 >
葡萄酒乱象:20元酒配80元镀金包装能卖到400块
时间:2014-06-26 13:55  浏览次数:

    【慧聪食品工业网】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已经达到1000亿元规模,但无论是中间商还是终端零售商都没有出现大公司,而且生意还越来越难做。进口葡萄酒市场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谢玲近两年常常收到经销商的投诉,他们责怪谢玲所在的汇泉洋酒公司在也买酒和酒仙网销售的葡萄酒价格太低,让他们的生意做不下去了。

    在2010年之前,许多葡萄酒贸易商和经销商都像汇泉一样,大部分业务来自企业和政府采购,统称为团购业务,它们凭借着社交关系获取客户。汇泉刚开始在上海做葡萄酒时直接从最大的葡萄酒贸易商ASC挖来了一些团购销售。由于中国消费者对于葡萄酒的知识十分缺乏,团购往往通过高价来获取利润。

    “团购是成本最低、利润最高、来钱最快的一种销售渠道。”汇泉的品牌经理谢玲说。不过这对于小酒商来说,这其实也是唯一合理的选择。

    在销量最大利润空间也很高的餐饮渠道,小酒商由于品种太少商家通常不愿意直接合作。超市和便利店都有着非常昂贵的货架费用。比如在一家全家便利店或者家乐福里放一款葡萄酒的上货费每年至少要300元。这些商超每年都以几十甚至上百家的速度进行扩张,在各种打包折扣之后一款酒的货架费用一年轻易达到10万元。

    全家还有着残酷的规定,每年销量倒数三位的酒还要被撤掉。而像家乐福这样的大卖场货架上有几十甚至上百款酒,真正卖得好的也只有推销员推荐的几款或者有优惠活动的,这又需要更多的投入。

    在谢玲那里叫嚣的大多都是做团购业务的经销商。最近几年伴随着葡萄酒电商的发展,零售价格越来越透明,消费者除了拥有了比价工具外,对葡萄酒的了解也越来越多。汇泉已经意识到了团购业务没有未来,而且团购客户也并没有品牌忠诚度。汇泉的经销商们有的已经因为陷入困境而流失,它从两年前开始被迫不断转型对经销商和渠道进行重新梳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零售渠道。

    葡萄酒行业在电商兴起后整体都面临利润率急速压缩。2012年政府限制三公消费成为又一个重击。大部分贸易商去年都遭遇收入下滑,一些原本以团购业务为主的经销商和小贸易商都积压了大量存货而无法消化,把之前几年赚的钱又砸进去了,一些大贸易商有的收入也下滑了30%以上。

    而事实上,进口葡萄酒无论是过去五年还是未来五年都被人们看好。十年前,中国葡萄酒市场有90%以上都来自长城、张裕和王朝三家国产酒商,现在进口葡萄酒市场已经达到1000亿元规模,占比接近30%。

    据波尔多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览会(VINEXPO)数据显示,中国在2012年已经超过法国和美国成为第一大红酒消费国,虽然白葡萄酒市场还远低于美国。2013年中国(包括香港在内)消耗了1.5541亿箱(每箱9升)红酒,相当于18.65亿瓶,比2008年上涨了136%。VINEXPO预测,到2017年中国葡萄酒市场将再增长33.8%,其中进口葡萄酒将占到一半。

    不过这个增长很可能与现有的许多贸易商和经销商无关,因为它来自中产阶级的崛起,而不再是团购和礼品。过去零售市场只占到葡萄酒市场的30%,其中还包括礼品零售,不过这一现象会逐渐改变。未来的中产阶级“不同于上一代,他们消费葡萄酒的时候不再是冲着酒精本身,而是去享受生活。”这是也买酒创始人之一袁疆观察到的趋势。

    这个群体正是大部分葡萄酒电商的目标客户群。由于电商需要以价格优势把商超和专卖店的顾客吸引到这个新渠道上,再加上风投的支持,它们有了全新的、透明的定价体系。

    电商的增长很大程度是建立在价格优势上,而过去许多葡萄酒贸易商和经销商的盈利模式依赖的却是不透明的价格。在两者的敌对中,后者很自然会灭亡。

    在2010年葡萄酒尚未大量电商化之前,各种各样的贸易商和经销商都曾有过一段滋润的日子。葡萄酒这个在中国内地出现的新生物因为象征着西方奢华的生活方式而带着特殊的光环。尤其是进口红酒,在宴请、送礼时显得体面、有品位。团购模式也是在这种需求中发展起来的。

    在礼品零售市场,专卖店也曾一度风靡。当在上海经营葡萄酒专卖店“夏朵”的董事长阙光伦几年前去考察温州市场时,他惊讶地发现每条街都有葡萄酒专卖店,一个负责商铺装修的师傅告诉他,装修生意一大半都来自葡萄酒专卖店。

    法国的列级庄一级酒庄葡萄酒曾被中国酒商推到创历史记录的高价,着名的拉菲葡萄酒庄为了讨好中国消费者还在2008年的一款酒瓶上设计了一个“八”的汉字。

    三年前一瓶小拉菲被炒到了5000元,一瓶大拉菲被炒到了5万元,而且还供不应求。原本大小拉菲对全球每个市场有固定的配额,但中国旺盛的需求造成了与其他市场价格超过一倍的差价,于是许多已经运往日本、美国的葡萄酒又被转运到中国。许多贸易商和经销商也主动把资金投入在高端酒上。

    这种现象某种程度上与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泡沫有几分相似。西方人把中国消费者对红酒的这种非理性的偏爱称为红色疯狂—RedMadness。

    在疯狂的背后,这个市场其实已经一片混乱。阙光伦发现自己的经销商中有的为20元的劣质葡萄酒自己配了一个成本80元的镀金木箱,然后再400元卖给顾客。因为顾客无法根据口感和产区判断酒的档次,他们在送礼时往往更看重的是包装,因此经销商自行过度包装红酒十分普遍。

    也有不少贸易商从海外酒庄批发散装桶酒,然后自己贴标售卖。这些散装酒原料来自葡萄园中一些刚种植几年的还不适合酿酒的酸葡萄,或者大丰收采摘不过来的葡萄,酒庄会用机器采摘然后压榨成桶装葡萄汁,其中会有大量的叶子根茎之类的杂质,所以口感苦涩。这些桶装酒的成本其实跟矿泉水的价格差不多。不过在电商出现之前,这些本该卖20至30元的酒却卖到了70至80元。

    对于高端的葡萄酒,有的贸易商为了避免40%的关税而经营水货。不同于其它产品,葡萄酒由于需要特殊的运输和仓库条件,水货往往会因为结冰暴晒等原因变质。不过大部分高端酒事实上只是在不同人手中买卖流转,并没有被喝掉。

    进口葡萄酒作为一种商品的确与其他酒类饮品有着很大的区别。由于中等以上的葡萄酒都需要人工采摘然后进行分类,不同品种的葡萄和不同的成熟度需要不同的筛选标准和酿酒工艺。除了通过标准化采摘生产的中低端葡萄酒,大部分酒庄的生产能力都非常有限,比如拉菲酒庄每年的产量只有20万瓶左右,最好的贵腐精选葡萄酒来自德国伊贡-米勒酒庄,该款酒每年的产量也只能达到200至300瓶。

    由于进口葡萄酒的供应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碎片化个性化的市场,它所对应的代理市场也非常碎片化。




上一篇:宁波市首次发布43家食品失信企业“黑名单”   下一篇:艺康助力全国食品安全周 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