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动态 >
禁用明矾 监管难度大
时间:2014-07-10 09:37  浏览次数:

禁用明矾 监管难度大

  法制晚报讯(记者 温如军) 国家卫计委等五部门近日发布,从7月1日起,馒头、发糕等面制品(除油炸面制品、挂浆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外)不能添加含铝膨松剂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但据《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街头的小吃店、馒头铺都声称没有使用这种添加剂,但俗称明矾的硫酸铝钾、硫酸铝铵在市场上却可随意购买。如果监管不到位,明矾在使用中仍会出现真空地带。

  7月1日,记者在北京潘家园鼎盛市场门口及二层主食销售区,看到有多家销售馒头、面条、发糕、发面饼的摊位,对于发面的窍门,摊主几乎众口一词地表示用的是“老面肥”,一家卖油条的摊位还打出“无矾无铝”的招牌。一位馒头师傅表示,他和面用的是碱面,不用发酵粉、泡打粉是因为价格高,头天发面时会留下面肥,第二天用于发面。

  然而,还是在鼎盛市场,距主食销售不到两米的调料销售区,花两元钱就可买到一两散装明矾。当记者询问是否有明矾时,销售调料的年轻摊主回答:“有,你要多少?”接着就从摊位下找出个塑料袋,里面白色的明矾看起来很像白糖。

  “明矾一直有人买,有人是入药,还有餐馆也会买。”这位摊主说。

  市场中三四家销售调料的摊位都可买到明矾,各家摊主无一例外地将明矾放到隐蔽处,但只要有人问就都能提供。

  随后,记者来到大洋路批发市场调料大厅,这里的明矾也是敞开卖。对刚刚下发的关于面食、油条等食品中禁用明矾的规定,多家摊主表示并不担心影响生意:“很多小餐馆是回头客,油条不用明矾炸、馒头不加明矾卖相不好。虽说不让加,但人家真用了谁能查得出?”

  除了明矾,含铝的泡打粉此次也被规定不允许添加到面食中。“家里蒸馒头会用泡打粉发酵,发面后蓬松可口,看起来也好看。”在市场调料区选购泡打粉的吴女士表示,自家和面时也会加些泡打粉。当听说含铝泡打粉被禁用的消息时,她面带疑惑地查看手中泡打粉的配料表,并表示,“以前家家户户做馒头、包子不都加这个呀,我以后注意点。”

  北京市食药监局表示,目前已接到相应监管文件,将尽快按照新规,对市面上超市、餐厅等存在现场制售馒头、油条等食品的单位加大监管力度,严查含铝添加剂使用情况,同时提示消费者,尽量到正规的餐厅购买此类食品。但是,很多居民有从路边摊购买馒头、油条等食品的习惯,同时明矾类添加剂目前仍处于开放销售模式,实现全面禁铝在监管上仍存在较大难度。

  调查显示,日常以馒头、面条作为主食,早餐多进食油条的北方居民,目前60%的人铝摄入量超过临界值,铝可导致运动能力及记忆力下降,并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如何分辨含铝面食,专家表示,以馒头为例,含铝的通常看起来较大,掰开后内部气孔均匀且较小,掂在手上感觉十分蓬松,在口感上往往更加松软,有甜味。使用酵母等传统方式发酵的面食则没那么均匀漂亮,掂起来“瓷实”的多,咬在嘴里也更加“筋道”,有乳酸菌的微酸口感。

  记者近日从全国人大获悉,《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下称“草案”)即日起至7月31日,在全国人大官方网站征求意见。

  社会各界人士可登录全国人大网,只需填写所在省份和职业后,就可对草案提出修改意见。

  现行法对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保障食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得到提升,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中向好。

  与此同时,我国食品企业违法生产经营现象依然存在,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监管体制、手段和制度等尚不能完全适应食品安全需要,法律责任偏轻,重典治乱威慑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十八大以来,国务院进一步改革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着力建立最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草案从现行法律的104条增加到159条,旨在改革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填补监管的真空地带,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草案规定,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5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5倍以上30倍以下罚款。

  文/记者 温如军




上一篇:食品包装间抽湿机   下一篇:中国食品报网 新媒体微信立体传播功能彰显影响力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