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意义上说,香港颁严苛奶粉限购令,既是内地乳制品行业之耻,也是相关监管部门之耻。保障不了食品安全,逼得国民四处高价抢购,逼得能够供应安全食品的地方推出严苛的限购令,这样的黑色事实,让人心寒
港府正式在宪报刊登《2013年进出口(一般)(修订)规例》。规例规定,离境人士仅能携带1.8千克(约两罐)奶粉,16岁以下人士禁止携带奶粉离港。规例将于2月27日进行先订立后审议的程序,修订规例将于3月1日起生效。任何人若违反有关规例,即属犯罪,一经定罪,可罚款50万元(港元)及监禁2年。
“购物天堂”香港出台如此严苛的奶粉限购令,实为不得已。因为国内乳制品丑闻频出,大量内地消费者赴港购买原装进口洋奶粉,以致香港一度出现 “奶粉荒”。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2年间,香港本地市场出售的配方奶粉数量增加了4.5倍,而同期本地出生的婴儿增幅仅为1.2至1.3倍,这说明非本地需求占据了当地奶粉销售的颇高比例。有媒体记者在蛇年春节前走访香港多家药店和便利店,也发现部分洋奶粉品牌已难觅其踪。为保障本地居民需求,同时打击“水客”,港府最终祭出了限购奶粉的杀手锏。
对内地许多家长而言,给孩子吃洋奶粉已成为天经地义的事,家长们讨论的话题,也往往集中在购买哪个品牌的洋奶粉比较好。在内地超市,各种国产品牌的奶粉琳琅满目,国内乳制品企业的生产能力也完全能满足消费需求,但只要有能力买到原装进口的洋奶粉,国产奶粉便会被果断抛弃。
很难说内地消费者的这种消费习惯是何时形成,但自三鹿“毒奶粉”事件之后,国人对国产奶粉的信心便开始动摇。此后,我国乳制品行业隔三岔五便爆出丑闻,包括蒙牛、伊利等乳业巨头也深陷其中。这样的局面让众多内地消费者对国产奶制品信心尽失,甚至于,在国内生产、灌装的洋奶粉质量也会遭到怀疑。
这些年来,洋奶粉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一涨再涨,各种奶粉代购生意红红火火,香港奶粉销售市场更是异常火爆。这样的景象无疑为内地乳制品行业敲响了警钟,但遗憾的是,即便如此,内地乳制品依然频繁出现质量问题。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扭曲状况,或许能从以下事实中窥得端倪。三鹿“毒奶粉”事件曝光后,除三鹿破产之外,其他涉案的乳品企业均运转如常。据相关部门推算,这起震惊全国的食品安全事件共需赔偿金39亿元,但此后行政力量介入此事,最终敲定由22家涉案企业共同出资11亿多元,其中,9亿多元用于对患病婴幼儿当时治疗和赔偿的现金支出,2亿元则用于成立医疗赔偿基金。11亿多元当中有9.02亿由三鹿集团支付,众多未倒闭的涉事乳品企业,支付的赔偿金相当可怜。而众多有涉乳制品安全的事件,有些是由官方标准过低引起,有些同地方监管部门谎报瞒报有关,而几乎每起事件发生后,涉事企业都未受到像样的惩处,三鹿的倒闭,只能算是特例。
这些年来,各界都在呼吁借鉴国际经验、提高质量标准、严惩相关企业。但在一些政府部门眼中,GDP的重要性远远超过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安全事故可以容忍,GDP下滑不能容忍。也因此,对问题企业总是一再宽纵,以至于这些企业无心在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上多下工夫,出了事也无所畏惧。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脆弱不堪,消费者只能奋起自保,非国产的洋奶粉脱销,便是这种自保所引发的结果。眼下香港颁严苛奶粉限购令,一些消费者又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代购,而有消息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也推出了奶粉限购令。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人父母者都害怕自己的孩子食用的奶粉出现问题,因此代价再高、难度再大也要买到洋奶粉。而人们对国内食品安全的担忧甚至恐惧,又岂仅限于奶粉一样?只不过奶粉同孩子相关,家长再苦再难也要“挺住”,至于其他食品,即使明知不那么安全,也只能硬着头皮承受——总不能所有食品都找人去境外代购吧!
某种意义上说,香港颁严苛奶粉限购令,既是内地乳制品行业之耻,也是相关监管部门之耻。保障不了食品安全,逼得国民四处高价抢购,逼得能够供应安全食品的地方推出严苛的限购令,这样的黑色事实,让人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