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国慈善家》2014年第5期封面
家族衰败启示录
华人财富家族经历的衰败,原因各不相同。正为接班传承焦虑的国内企业家,或可从中借鉴一二
山西海鑫集团董事长李兆会遇到了大麻烦。他父亲李海仓交给他的海鑫钢铁传出负债百亿元。
2003年,48岁的李海仓遇刺身亡。他身后留下的是多达数十亿元资产的家族企业。22岁的儿子李兆会不得不中断学业,仓促接班,成为李氏家族的第二代掌门人。接班后,李兆会把父亲的左膀右臂调离权力核心,排挤出局,包括他的叔叔。大权独揽之后,这位胖乎乎的年轻人,年轻气盛,对父亲的产业并没有太多兴趣,更不愿意呆在并不发达的山西省闻喜县老家。他不再固守以钢铁为本的海鑫,而是抽出海鑫钢铁的利润,四处出击,在资本市场玩得不亦乐乎。
至少从目前看,李兆会的接班并不成功。他是否有智慧化解危机,成功突围,仍需时日检验。
虽与李海仓因突发事件离世不同,大多数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的身体仍健康,但都步入衰老阶段。接班,已迫在眉睫。许多知名企业家都在培养儿子或者女儿担任高管,乃至总裁,当然大权仍握在父辈手里。
每一个家族的接班与传承,在目前的阶段,都无法判断能走多远,能否富过三代。时间太近,再过20年、30年,乃至半个世纪,或许方可清晰。
晚清的最后十年,出现了众多实业家,发展至民国,更加壮大。遗憾的是,在战乱、动荡之中,这些知名企业多在第一代覆亡,即便成功传至二代,例如无锡茂新面粉公司的荣毅仁,也因随后的政治变幻,失去了企业和财富。无论是传承成功的案例,还是传承失败的案例,都不存在。
倒是那些出走海外,在艰苦卓绝的东南亚、香港环境中打拼出来的华人企业家,历经一百多年,既有传至二代、三代乃至更多代的家族,亦有在传承多代中逐渐衰落的家族。从他们那里可寻找到财富家族传承的华人经验。
衰落的东南亚四大天王
20世纪初始,东南亚华人企业家中,有“四大天王”,分别是陈嘉庚、黄仲涵、陆佑和胡文虎。在中国,四人以陈嘉庚声名最隆,主要是他创办了厦门大学,影响至今。而当年缔造的商业王国,在他有生之年即已衰落,未能传承。不过,他的女婿李光前独立创业,大有超过岳父的势头,现已传至三四代,仍是新加坡的显赫家族。而黄仲涵、陆佑和胡文虎三个家族,都经历了多代传承,不过其家族均已衰败。
黄仲涵被视为张弼士之后而早于陈嘉庚的一代巨商代表。他的父亲黄志信是“创一代”,1866年在爪哇创立建源公司,在中国和印尼之间做特产贸易,后成为较大的商人。黄仲涵继承了父亲的公司和财富,投入大量资金发展糖业,引入现代设备,聘用西方管理人员,迅速成为一代“糖王”。此后,他又进军银行业和航运业。
1924年,58岁的黄仲涵病逝。他妻妾成群,子女众多,多达数十位,最小的儿子在他去世后方才出生。在选择接班人的方式上,黄仲涵效法父亲。当初,黄志信选择黄仲涵接班,但对其他儿子给予了可观的遗产。黄仲涵同样选择了两位儿子进行培养,分别是黄宗宣和黄宗孝,另有6个儿子可以参与家族企业,其他儿子则获得了数额不菲的一笔遗产。
不过在公司面临困境之际,黄宗宣主动退出家族企业,打击了家族信心。更致命的是,1950年,家族企业的掌舵人黄宗孝因心脏病突发病逝,时年仅45岁。此时,黄氏家族尽管家大业大,却无人能扛起整个家族的重任,导致家族成员分崩离析,各自为王,犹如春秋战国之状态。自此,传承百年的大家族正式解体。
著有《家世—百年中国家族兴衰》一书的学者余世存接受慈传媒《中国慈善家》杂志采访时,分析大家族衰亡,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后人没有能扛起统领家族的人才。“无论是家族、企业家阶层,还是知识阶层中,家族衰败的征兆之一,是一个家族没有一个得力卓越的领导人。如果家族丧失了主心骨,这个家族离崩塌也就不远。”华人向来喜欢儿孙满堂,但同样可能都不成器,造成分裂。
相较于黄仲涵,陆佑家族如今仍存在,不过已是没落的贵族。陆佑在东南亚从苦工做起,稍有积蓄,买下一座废弃的锡矿,开采锡矿石,从此发达,他也因此成为一代“锡矿大王”。此后,他的商业延伸到金融、地产、航运、种植和电影等。待到1917年他去世之时,遗产多达两千万元。
1989年《陆佑纪念画册》出版,当时的香港大学校长王赓武在画册上题词祝贺道:鹤呜声闯仰殷商,山锡开源椽采浆。陆海潘江才早著,佑贤辅德义恒彰。华民中土同钦敬,侨士南洋共辉光。先后令名垂港粤,哲人风范永流芳。足见陆佑的影响力。
陆佑去世后,儿子陆运涛执掌,接管新、马等地的机构。1950年代,陆运涛创办电影制品厂,成立“电懋”公司,开创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张爱玲也曾为其写剧本。陆运涛也因此被人们尊为一代影王。不幸的是,1964年,陆运涛和公司高管所乘飞机失事,全部遇难。“电懋”遭受重创,一蹶不振。
到第三代陆容章执掌家族,仍有产业,但规模较小,已不能与香港大佬相提并论。传承至此,陆家虽衰落,愈发对慈善有兴趣,不断捐助教育和医疗等。百年前,陆佑曾为香港大学捐助百万元,港大为投桃报李,建造一幢钟楼,命名为“陆佑堂”,并在建筑物前竖立一座陆佑铜像。
胡文虎相对于前几位,更为年轻,在民国史上曾活跃过。他是“万金油大王”和“报业大王”。在继承父亲的一个中药店铺子后,胡文虎在缅甸仰光发明了虎标万金油,行销东南亚。即便是1929年全球经济大危机,胡文虎的万金油事业不仅毫发无伤,在和西药的争夺中,反而赢得更多市场。接着,他又创办了以《星岛日报》为代表的系列报纸。
1954年,胡文虎病逝,女儿胡仙接班。胡仙精明强干,将父亲开创的报业王国获得第二春。她的财富一度达到50亿港币的巨富量级。到了1980年代,她不再固守家族产业,而是大规模进入地产业。奈何地产业云谲波诡,香港金融危机频频,胡仙毫无觉察,一次次被套牢,深陷巨额债务危机。
尤其是1997年金融危机,胡仙负债更巨,不得不一次次出售旗下的报业。更为悲惨的是,1998年,她不得不将祖传家业虎豹别墅拱手出售给李嘉诚的长江实业集团。虎豹别墅位于香港岛半山大坑道,1935年由胡文虎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