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北京市朝阳区的耿耿准备购买某奢侈品牌经典款单肩包。在该品牌官方网站上挑好款式并确认尺码后,她把背包的截图发给了长期合作的代购小李,并询问代购价格。
“小李告诉我到手价是1.2万元,比专柜价格便宜近3000元。由于国内专柜这种经典款式经常缺货,所以我想都没想就在他那里下单了。”耿耿说。
耿耿和小李已经相识数年。2017年的时候,她想要买一个产自日本的小众美妆产品,当时搜索了各大购物网站都没有找到,于是通过好友推荐认识了家住江苏省苏州市的专职代购小李,从他手里成功买到了该产品。此后,耿耿就认准了小李,并陆续向其购买过口红、香水、背包等各种物品,花费了数万元。
在2019年年底前,小李会频繁前往日本、韩国和我国香港地区,亲自背回来一箱箱境外产品。后来因新冠肺炎疫情原因难以出境,小李便和身处境外的“同行”合作,由对方在当地进行采购,然后发回国内,由小李再分别邮寄给相应顾客。
“代购的商品价格便宜、性价比高,如果不是非常急用的东西,我基本会考虑找代购。此外,小李还会帮我出谋划策,告诉我什么产品适合我。”耿耿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像耿耿一样信任甚至依赖代购的人不在少数,但也有不少人的消费体验并不理想。在天津市工作的张女士说,她曾经通过朋友添加过一个代购的社交账号,因咨询某款商品的价格后没有下单,对方质问“不买问什么问”,随后直接将她拉黑了。
自从2019年遇到一位真假掺卖的“骗子代购”A妹之后,北京市海淀区的小田对代购这一群体都“绝望”了,“分不清到底谁是真的、谁是假的,现在宁愿多花点钱,在专柜买个心安”。
小田告诉记者,A妹是她2019年年初在某个聊天群里认识的,聊天过程中两人相处得比较融洽。A妹经常在“朋友圈”晒日常照片,并发布一些代购信息。基于前期产生的信任,小田只要看到自己需要的护肤品、美妆产品便会下单。
约半年后,小田发现事情有点不对劲了:A妹的“朋友圈”之前每天都要更新三四条,但那段时间突然不怎么更新了,甚至还设置了“仅三天可见”;她买的一款粉底液,到手后发现色号不对,而且瓶身上还有明显使用过的痕迹。
直到同群好友在群组里称,其通过A妹购买的一款气垫粉底有明显瑕疵,专柜比对之后确定是假货,“她是真假混卖,千万别相信她”。
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在群里反映,自己也从A妹那里买到过假货,甚至还有不少人已经给她打了钱,而她却失联了。为此,有人重新拉了一个群聊,统计大家被骗的金额,以便后续维权。
一时之间,小田对此难以接受,把之前代购的东西全部闲置。“想起这件事就头疼,从此以后,我再也不相信代购了。”小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