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1:我最直观的感受,先是震惊,后是愤怒,再来就是反思。我想,许许多多中国的消费者和我感受一样。事件曝光之前,相信国内消费者和我一样,听都没听说过上海福喜食品公司和它背后的美国OSI集团,在一波接着一波的食品安全危机冲击下,大家的耐受力已经够强的了,但这可不是个小作坊,而是大名鼎鼎的国际食品连锁集团,有着100多年的历史,2013年年收入59亿美元,在福布斯全球最大的私营企业榜单排名第62位,在中国共有9个食品生产加工工厂和1个总部。讽刺的是,当监管人员用了几个小时、可谓“过五关斩六将”才完成突击检查时,福喜公司通道内悬挂的电子显示屏显示,该公司已328天无安全事故。麦当劳、肯德基这两家快餐巨头责任也不小,虽然号称经常到供应现场勘察,竟然毫无察觉,说明它们对于供货商的质量监控并未奏效。
长久以来,国内的消费者对跨国公司的品牌和信誉有一种迷思,总把它当成是高大上的代名词,我想,经过这么多的事件,大家的梦应该醒醒了。多少年来,跨国公司在中国享受着“超国民待遇”,按理说,它们本应成为遵守中国政府法律法规、引领中国各个行业发展的表率,中国善良的消费者也是这么希望和认为的,但事与愿违,很多跨国公司一边享受到政策的优惠,一边又利用各种不法的或者灰色的手段在赚取不当的收入。所以,寄希望于跨国公司有更高的道德标准是一个误区,求人不如求己,中国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还是要中国的监管部门来把关。遗憾的是,这次又是媒体曝光,然后监管部门才跟进,这再次对我们的监管漏洞敲响了警钟。所以,我想说这么两层意思,一是一视同仁,在政策上一视同仁,在监管上也要一视同仁,天大地大不如消费者的安全和利益大,在消费者面前,尤其是这么多喜欢麦当劳、肯德基的小朋友面前,任何公司都不能享有特权;第二是,不能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违规违法者要惩处,失职者也要问责,监管不能再形同儿戏,充当看客了。
编辑:n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