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沃尔玛超市宣武门店里唯一可追溯的鸡肉,它在记者采访后被下架。 李 丹摄
哈密瓜的追溯信息中,提供了生产合作社的营业执照和负责人的照片。 (网页截图)
6月10日至22日是“食品安全宣传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一个覆盖全面、运行顺畅、查询便捷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抓手,也是大诚信体系建设的一大分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从2004年至今,我国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已有10年,如今进展情况如何?为回答这一问题,从4月至6月,本报记者在北京、天津、河北、青岛等地追踪采访,发现了一些成绩和问题。本报即日起推出“追着安全食品到原点”系列报道,选取记者采访的几个节点,为读者呈现我国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方方面面。
肉
◇ 大部分超市设有“放心肉”工程查询机,但部分机器根本无法使用;可使用的机器追溯到的信息中,又缺少养殖和屠宰信息
◇ 部分号称可追溯的产品实际上并不能追溯
◇ 部分售货员甚至不清楚追溯码是什么意思
◇ 采访中发现的唯一可追溯安心鸡肉已被下架
北京市海淀区 欧尚超市金四季店
4月6日,记者在北京市海淀区欧尚超市金四季店随机拿了两包排骨,在便民溯源服务终端上扫描,页面显示出如下溯源结果:鹏程食品大红门(五肉联),冷却排酸8小时以上,屠宰企业发货时间为“2014-04-04”,超市收货时间为“2014-04-04”,超市名称“欧尚(金四季店)”,消费者领取追溯凭证可查来源等信息。
记者向销售员索要可追溯凭证,随即得到一个贴有条形码的小标签。“这个怎么用?”“具体我也不清楚。”销售员无暇顾及,吆喝着“大减价,猪肉便宜卖了”,不再理睬记者。
不光是销售员,2个月中,记者发现对这台机器感兴趣的消费者也寥寥无几。
北京丰台区家乐福超市马家堡店
4月7日晚,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家乐福超市马家堡店。在生鲜区,一台“放心肉”追溯查询终端机安置在显眼位置。
记者随机拿起手边的一盒“长白山散养”黑猪肉,却没能成功扫描。现场的工作人员告知记者,目前只有“放心肉”工程覆盖的指定鲜肉商品方可以实现信息查询。
随后,在记者的要求下,这名工作人员挑出一盒“放心肉”,向记者演示如何追溯信息查询。按照机器显示,可以用手工输入和扫描可追溯码两种方式获得追溯信息,当其第一次扫描时,机器却无法识别。扫描两次后,屏幕上终于显示出此批次猪肉的进货来源信息,内容包括储藏方式、保质期、发货时间、进货时间、屠宰和销售责任企业等内容。其中,发货时间和进货时间均指向当天,屠宰责任企业指向北京市第五肉类联合加工厂,没有任何关于养殖和屠宰的详细内容,也无任何联系方式。
记者随后又尝试扫描,也出现了需要扫描两次以上机器才能成功识别的情况。
消费者对于食品信息的可追溯又持什么样的态度呢?家住超市附近的韩大妈买了一块1斤左右的五花肉。她说,自己买肉一般都是到家乐福这样的大型超市,“我相信大超市为了维护自己的品牌,会很注重它的原料来源以及食品安全的。”韩大妈说,她也不记得那台绿机器设立了有多长时间,自己也从来没用过。
北京市西城区 沃尔玛超市宣武门店
5月1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菜市口大街的沃尔玛超市宣武门店。在肉类柜台,记者看到售价60多元1公斤的澳洲牛肉的包装上,标注了醒目的“全程可追溯”字样。询问售货员如何追溯,得到的回答却是,“没有码,无法查询”。
售货员给记者介绍了旁边的国产猪肉,说这种可以追溯,只要在冷柜旁的一台绿色机器上扫描条形码,就可以显示相关信息。记者拿着一块猪通脊,将价签在扫描器上扫了多次,没有任何反应。输入条形码下方的数字,机器显示:数字错误,需输入20位的追溯码。
记者只好返回柜台询问售货员,得到的答复是:不清楚追溯码是什么意思。一位售货大姐还奇怪地问:“一扫价签就能显示出价格来,要追溯码有什么用?”
其实旁边那台绿机器已经明确介绍了追溯码的详细情况。机身醒目位置标注了“商务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放心肉’追溯体系”字样,号称“条码一扫,便知来源”。为何无法查询?一位销售员告诉记者,机器设立后没有联网,无法使用。一位超市工作人员还将一个塑料袋架子摆放在它前面,方便顾客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