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体育场路的一家进口食品小店已悄然关门
装修时尚的进口食品小店内陈列着各式进口零食
新潮的装修、富有个性的陈列、不同口味的进口零食……这些充满了时尚、休闲元素的小店,一度成了年轻人的新消费领地,更是不少怀揣创业梦想的创业者的掘金之地。各种品牌的进口食品连锁加盟模式也开始变得炙手可热,这似乎成了一块新兴的投资地带。据美国食品工业协会预测,到2018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食品消费国,届时中国大陆进口食品市场规模可能高达4800亿元人民币。于是,在杭州这座城市,创业者们前赴后继地进入这个行业,一些在2005年左右进入杭州的品牌,迅速就开出了10多家门店。
有人预计,未来十年是中国进口食品业“井喷式”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投资进口食品专卖等于投资未来十年最具发展潜力的黄金产业。然而,就在这个月,有人发现建国北路上一家名为“摩古”的进口食品小店已悄然关门,同时贴出“店面转让”告示的还有体育场路上的一家同名门店。记者在口碑网上随机搜索了5家进口休闲食品小店,在12月6日这一天进行实地探访时却发现已有4家物是人非。一度拥有10多家门店的“藏宝藏”,如今也收缩了战线,仅剩4家门店。
进口休闲食品小店在杭水土不服吗?是房租的压力压垮了小店,还是代购或网购的新渠道分流了客流?抑或是商场和超市新辟的进口零食区域抢占了这块市场?
有业内人士称,目前中国市场制造业的平均利润为15%,零售业平均利润为20%,餐饮业的平均利润为30%。而我国入世以来关税一降再降,人民币汇率一升再升,“利好”的集中使进口食品的平均利润高达40%―50%。因此,即便有很多小店倒了,仍然不断有人进入,只是他们不再满足于开一家小店,而是转向渠道营销或多方位营销。
这也许是进口休闲零食行业拐点将现的信号。
“曾经”的进口食品店现在何方
12月6日下午1点,体育场路和建国北路的十字路口一如既往的繁忙。
消费者李女士从三里亭专程赶到这儿,寻找一家名为摩古的进口食品专营店。她的手上有3张摩古提货券,每张面额100元,有效期至2012年8月。一路过来的时候,李女士还在想着到了挑点什么牌子的进口巧克力带回去给孩子吃。结果,等她按照提货券上的地址找到目的地时,面对的却是一家大门紧闭的店铺,除了门口上方的标牌提示这儿曾经是一家进口食品店外,剩下的就是一纸店面转让告示。在一圈香烟小店、图文打印小店以及内衣专卖小店的簇拥下,这家大门紧闭的店铺格外惹眼。
李女士再根据提货券上的地址找到该品牌位于建国中路上的另一家门店时,没想到这儿也让她吃了个闭门羹。隔壁美容院的老板娘称,这家店关门有些日子了,在她印象中似乎只开张了半年左右,客流一直不旺。“我记得这家店大约有90平方米,这么好的地段,这么大的地方,租金成本显然很高,没生意肯定撑不久的。”这位老板娘有自己的理解。
根据店门口转让告示上的电话,李女士联系了店主姜先生,提及消费券问题时,对方显得有些不耐烦,声称这样的消费券,公司当初只发了两家单位,而且关门前都跟这两家单位协商处理好了,现在没办法再给李女士解决。一家房产中介公司的负责人也在关注这两家店面,她说姜先生的店面仍在合同期内,合同期从2010年11月到2012年2月,转让费用为15万元,至于转让的原因,对方称是公司认为零售生意不理想,准备撤掉零售这一块内容,重心转移。
此事并非个案。一些曾经在口碑网受到好评的进口食品店铺,如今已物是人非。网上显示,体育场路某大商务楼内曾有一家叫做洋蒂贝姆的进口食品贸易公司,据说2008年开业之初热闹非凡,进口食品种类达400多种。如今记者实地调查时并没有在大楼里找到这家公司,该大厦的一名物业管理员称,他在这儿工作两年多了,没听说有这样一家公司。网上显示位于百井坊巷也有一家进口特色休闲食品店,记者在实地探访时找到的却是一家化妆品店,店主表示已在此处经营三年。
建国北路上的藏宝藏,是本报记者当天随机寻找的五家进口休闲食品店中惟一还在运营的一家,但店内工作人员称,在鼎盛时期曾发展到10多家连锁加盟店的藏宝藏,如今也仅剩4家门店。
最近3年来,18创富陆续接到创业者有意开拓进口食品经营的电话。杭州绿美商贸有限公司的王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曾多次委托18创富寻找100平方米以上的商铺,用于经营泰国进口水果干等食品。在接受本报记者回访时,他却显得有些迟疑,虽然最后同意面谈,但结果并未露面。王先生所称的办公室地点,门口贴了“喜喜”字,一看显然就是住家。开门的年轻女子说,他们已经准备不再做这个生意了。
进口休闲零食小店的倒闭潮来了吗?
谋变!坚守者的选择
耶稣堂弄里一家不足20平方米的小店,今年的店面租金高达14万元,而在去年则只要9万元,仅租金涨幅就超过了50%。对于在这儿做了六七年进口食品生意的老板赵小红而言,房租的每一波上涨对她而言都是一次成本挑战。即便这样,赵小红也不敢轻易上调产品价格,因为同行竞争厉害,价格都很透明,如今的利润已是越来越薄。
而在6年之前,即便是初入这个行当,赵小红也觉得做生意相对轻松。“我们一开始加盟了广州百比佳的品牌,交了几千元加盟费,他们可以给我们供货,小店就顺利开出来了。那时街头这种店还很少,我们的东西又都很新鲜,大家都喜欢来买。”作为杭州早最一批进入这个行业的创业者之一,赵小红有一定的优势。即便是两三年之后同类小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她经过前两年的积累已经拥有了一批相对固定的老客户,生意经营得比较平稳。记者随机采访了这家店的一位老顾客叶小姐,叶小姐称,她经常来这儿消费,并知道这家店的一些变化——赵小红老家温州,她和家人曾在德国闯荡多年,回国后在杭州做进口食品生意,在进货上有一定优势,生意好的时候一度开出了三家门店,不过后来只剩下这么一家了。
面对日渐上涨的成本压力,赵小红发现仅靠零售来实现的利润空间已越来越窄,她必须寻求新变化。为此,她迈上了打造品牌之路,她所做的第一步就是将小店更名为“比比佳”,并以“比比佳”为品牌开展加盟连锁业务,加盟费的收取标准为5000元。
似乎最早一批跨入这个行业的创业者,都是在珠三角一带嗅到了进口食品行业的商机。建国北路上的藏宝藏小店负责人包明胜也是这样,2005年,跑运输的他在珠江街头逛了无数个进口食品的专卖店之后,有些心动,回来和妹妹描述一番。妹妹说干就干,她迅速找到了广州的藏宝藏品牌,交了1万多元的加盟费后在耶稣堂弄开出了一家小门店,起初生意十分红火。次年包明胜也在建国北路上新开了一家同名小店。据包明生回忆,杭州加盟这个品牌的人很多,最多的时候杭州街头冒出了10多家藏宝藏品牌专卖店,全省累计有100多家。
包明胜称,现在杭州仅剩4家藏宝藏了,关掉的小店里头就包括了他妹妹的那家。他的小店之所以能撑到现在,这跟包明胜及时调整定位有关。“现在网络代购太疯狂了,商家之间打的都是价格战,实体店的日子难过。毕竟,实体店的经营需要支出房租和人工等费用,同时进口产品的关税也不低,没有价格优势是导致很多实体小店关门的原因。”包明胜为此还做了多番尝试。他曾试图将产品搬到网上去卖,但食品一旦进入网店销售,他又担心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破损和二次污染,最终只好放弃。现在他开始尝试和商场、KTV合作批发,他不再是只做终端销售,而是争取成为终端销售的供货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