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件产品,99件质量过关,哪怕只有1件次品,都可能使整个产品失去全部市场。”1月3日,在颁发首届“保定市政府质量奖”时,保定市长马誉峰用举例的方式,强调了质量的重要性,并提出要建立黑名单制度。记者采访发现,虽然目前保定市暂未实施黑名单制度,但有些部门已经率先实施了失信制约制度。从全国范围来看,黑名单制度可让守法企业获得诚信“红利”,使违法企业付出失信成本。河北大学专家认为,“黑名单”制度将帮助保定吸引外资,促进保定市场更加成熟。
本报记者李连成、实习生韩亚聪、郭慧岩
保定市暂未实施“黑名单”制度
2013年10月30日,为贯彻落实《河北省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深入推进质量兴省战略2013年行动计划》,保定市发布了《保定市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深入推进质量兴市战略2013年行动计划》,其中明确提出了要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开展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探索实施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加强企业质量信用档案数据库建设试点工作,建立企业质量信用征信体系。并且要实施质量失信“黑名单”制度,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的惩戒力度。
2014年1月3日,在颁发首届“保定市政府质量奖”时,保定市长马誉峰强调,“保定市政府要建立‘黑名单’制度,不讲诚信、不讲信用、不讲质量的企业要上黑名单。”
马誉峰举例称,“油条哥”刘洪安之所以成为全国道德模范,就是因为他注重质量,用好油炸油条,讲求诚信。记者从保定市质监局获悉,“黑名单”制度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多,实施起来需要非常谨慎,目前保定市还未建立该项制度,何时实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保定住建部门已率先实施失信制约制度
2014年1月4日,保定市召开了全市房地产市场、建筑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动员大会。在会上,保定市住建局局长商少璞指出,目前全市违法施工、违法售房项目占到全市总建设项目的五成之多,极大损害了诚实守信企业的利益。同时,违法建设项目监管处于失控状态,难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对此,保定市住建局决定,进一步强化违法行为通报制度、典型案件曝光制度,完善失信制约制度,推进监管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实现监管机制和监管手段的创新,使房地产市场与建筑市场正本清源。在会议现场,6家企业代表签署了《建设企业诚信经营承诺书》。若违背承诺内容,将停止一切开发建设经营行为,在媒体上公开曝光,延长违法行为记录期限,接受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罚。
专家:建立市场信用体系,将促进市场发育成熟
河北大学科学技术处处长徐建中认为,企业的发展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必然要走科技创新的道路。设立政府质量奖,必然会对重视科技创新以及产品质量的企业有激励作用,更能激励企业重视科技创新,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从市民角度来讲,市民买东西主要看中的是产品的质量,设立政府质量奖,有利于督促企业生产出满足百姓要求的产品。
从当前绿色发展的角度而言,要想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必然要从科技上下功夫,走科技发展之路,这也是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设立企业质量“黑名单”制度,可以对企业起到一种警醒的作用。质量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一旦进入了“黑名单”对企业的发展必然是不利的。而且,市民不可能对所有的企业都了解,如果相关部门出具了这样一个企业质量“黑名单”,市民就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哪些企业的产品是有问题的,这样减轻了市民的负担与担忧。从整个市场环境来看,设立企业质量“黑名单”,有利于企业市场信用体系的建立,市场信用体系的建立也将促进市场发育成熟。
他山之石:让守法企业获得诚信“红利”,使违法企业付出失信成本
从全国范围来看,部分省市已经实施了质量安全“黑名单”制度,目的就是促进企业提升质量诚信。
从2012年开始,广西正式建立质量失信“黑名单”制度,加大企业质量失信惩戒力度,促进企业诚信经营。广西全面完成列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目录的工业企业、食品企业质量信用信息的录入及更新,质量信用按照ABCD分级管理。对A级企业,加大扶持和保护力度。对D级企业要加强管理,采取限制措施。
2013年5月,宁波市制定出台《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安全黑名单制度》。该制度主要针对宁波市辖区内质监部门依法监管的涉及特种设备、食品、重点产品、民生计量等四大类产品(设备)的监管对象。
该制度规定,从2013年6月起,凡近三年内三次以上(含)产品监督抽查不合格或三次以上(含)被立案查处的企业、因质量违法行为被吊销(撤销)行政许可证书的企业,以及违法性质严重、情节恶劣,或危害和影响较大的企业,将被列入“质量安全黑名单”。
质监部门将采用通过新闻媒体、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布,或通报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等多种形式,公开曝光相关企业的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并将列入“黑名单”的企业作为质监部门重点监管对象,加大抽查和巡查的频次与力度。 2014年1月,湖南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意见》。全面建立质量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定期公布“黑名单”。失信企业“黑名单”和行政处罚案件查处结果,作为失信信用信息,列入信用数据库,让守法企业获得诚信“红利”,使违法企业付出失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