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的项目《建鲤健康养殖的系统营养技术研究及其在淡水鱼上的应用》获得了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技术总监兼市场营销总监王尚文作为获奖企业代表出席了会议,并接受颁奖。
据了解,《建鲤健康养殖的系统营养技术研究及其在淡水鱼上的应用》项目是2013年养殖专业组水产类的唯一国家级获奖项目,也是历年淡水鱼类营养及饲料领域我国首个国家级获奖成果。
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表示,本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再一次肯定了通威数十年如一日打造出的“肠道健康、鱼体健康”这个显著特征背后长期的坚持和雄厚科技含量的支撑,这是对“科技力量 创富保障”的一份厚礼,更为通威未来的持续领先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科技动力。
打造世界级健康安全食品供应商
发端于四川眉山永寿的通威股份,依托科技起家,并始终坚持以科技打造核心竞争力。30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科技研发和成果应用,并始终保持行业技术领先优势。
目前,通威股份已建成水产科技园等八大研发机构,形成一流的研发体系和雄厚的自主创新实力,为促进行业科技进步、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保障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既得益于企业规范生产管理和检测,还有赖于产业链上游健康环保的生产、养殖方式,而确保安全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技术创新改善产品质量,提升检测标准。
目前,通威股份80余家分公司、子公司完全采用全程自动化生产操作技术和控制技术,拥有电脑总控、全自动饲料生产线400余条,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600多台关键核心设备,成为确保并提高产品产量及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技术不断升级、不断创新、持续改进的科研技术以及成果转化应用,通威的科技力量早已不再局限于饲料生产,而是延伸到产业链各个环节和相关领域。
长期以来,我国对水产病害的控制主要使用抗生素药物,给水产质量安全带来很大隐患。通威股份长期致力于养殖环节各种防病、治病等投入品的研发生产,其创新研制的多种新型防治药品,已首开先河地逐渐替代传统化学药物,为确保养殖产品安全,实现养殖生态友好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特别是随着通威近年自主研发的解决养殖水环境生态平衡问题的光和细菌调水产品的大面积推广,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养殖户对调水产品的迫切需求。而于2010年完成的“电化水制备、作用机理及其在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特别是2014年2月10日通威股份电化水工程研究室创新制造出的两种已取得产品合格证的电化水成套设备的投入使用,则为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特别是科技保鲜环节的发展提供了新途径,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鱼体的某些药物残留,从而较大提升鱼肉品质及保鲜周期。
目前,作为国家级实验室的通威股份检测中心,已可开展药物残留、微生物、重金属等卫生指标共计169项指标的精细检测,检测能力符合甚至高于国家农业部要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确保了各类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保证了其水产品、畜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通威股份目前还特别承担了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动物养殖中新型未知添加物筛查与确认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20120323)的研究工作,这一研究成果,对行业的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对保障养殖行业的食品安全,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为了打造世界级健康安全食品供应商,通威股份还在国内率先采用世界先进的动物养殖电子标识技术,对旗下的“通威鱼”、“春源冷鲜肉”等系列产品的整个生产、养殖流程进行严格监管。通过先进的电子标识,明确水产品和生猪等养殖动物生长过程中各类信息的对应关系,建立起饲料、防疫、用药、检疫、检验等信息的详细电子“档案”。这一技术正广泛应用于通威产品从养殖、屠宰到加工、餐桌的全环节、全过程,从而建立起全程可追溯质量监控体系,并形成全封闭、可循环的内部运营模式,确保了产品质量可控、质量安全。通威创立的养殖产品肉质评价指标体系、标准方法体系,也使肉质评价结果准确量化、可比较、可重复,填补了生鲜、冷鲜产品生产的国内空白,为食品加工板块提供了先进有力的技术支撑。
通威“技术研发航母”不断提速
2013年7月19日,通威股份被确定为农业部水产畜禽营养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建设依托单位,标志着“国家农业部重点实验室”正式落户通威股份,通威股份由此成功加入到国家学科一线阵营。
在通威,长期以来就有两项“上不封顶”,其中之一是科研经费上不封顶,以此持续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也让通威股份的技术创新不断推进和持久领跑。其研发创新能力及成果也为企业稳健快速发展和市场巩固拓展蓄足了不竭的能量,并成为通威稳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始终保持旺盛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科学技术已成为通威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第一大优势。经过30多年的持续发展、持续投入和持续积淀,通威股份拥有了雄厚的科研开发和自主创新实力,拥有世界一流的科研队伍和研发体系。通威技术创新团队一直由刘汉元亲自担任学术带头人,下属500多位技术人员,其中硕、博士学历人员100多位,中高级职称专家150多位,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行业协会专业委员、行业标准化委员、行业标准审定资格专家、政府项目评审专家等,研发队伍平均年龄约36岁。这支呈现出高职称、高学历、年轻化等特点的科研队伍,长期致力于动物营养、环境保护、食品安全以及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等科学研究,每年的研发投入高达数千万元,且上不封顶。
在2013年“通威研究院”挂牌成立之后,通威股份又新聘请了一批行业领域的硕士、博士以上学历研究人员,以扩大科研队伍规模,增强企业研发实力。这样的人才队伍配备,在我国单个民营企业中十分少见,在中国农牧行业更是首屈一指。
通威股份自成立以来,已先后投入数亿元建立起技术中心及八大研发基地,形成了一流的研发体系和雄厚的自主创新实力,为促进行业科技进步、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保障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早在2007年便被评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同时,通威股份检测中心作为我国饲料行业较早成立的独立、先进、功能完善的检测实验室,目前已经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检测实验室,雄厚的科研开发和自主创新实力不断领跑行业。同时,通威股份还常年与美国、芬兰、日本等饲料和养殖技术发达国家开展战略合作,与国外多家饲料企业、专业机构建立了常年技术与战略合作关系,长期致力于动物营养、环境保护、工厂化养鱼、食品安全以及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研究,开发出了国际一流的饲料产品,并引种和培育出了多种名、特、优、新水产新品种。截至目前,通威股份已申请专利128项,其中发明专利70项,已授权专利82项。
今天,通威已经建立起了中国农牧行业实力最强、研发设备最先进、人才实力最雄厚的八大国家级技术研发机构,其出具的检测报告可以在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得以互认,从而赋予了通威股份强大的能量和动力。
拥有一流科研技术体系的通威股份,不断通过梯队式开发,已连续完成包括原料生物学效价评估、动物营养需求参数、环境条件评估等综合了多学科、多领域的饲料配方研制项目,以此不断推出优质高效的产品及服务。随着行业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和社会对产品质量的高度苛求,通威股份技术体系所铸就的行业“技术研发航母”正不断提速,通威专注科技进步的每一份努力,都是全力为养殖户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创造最大化养殖效益,也促进整个行业产业、服务的不断变革、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让每个人都消费到健康安全的水产品
农业在我国历来被认为是安天下、稳民心的首要战略产业,于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世纪80年代,通威金属网箱式流水养鱼和鱼用配合饲料的研制成功,引领了中国水产行业的科技进步,也带动着中国养殖业的积极变革和飞越发展,彻底改变了中国3200年来的养鱼方式,中国水产养殖总产量也从上世纪80年代的130万余吨发展到2013年的5000多万吨,在有效解决了中国人“吃鱼难”问题的同时,推动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也推动国人对水产品的消费习惯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从“渠道金属网箱式流水养鱼”技术的发明和推广,到全价饲料为核心的系列成套养殖技术的研发成功,再到“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成为“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依托单位,通威股份一步一个脚印,见证、参与并推动了中国水产养殖业和饲料业的发展壮大,通威已是一个以“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为核心原动力的典型科技型公司。
在2013年的全球《财富》论坛上,刘汉元展望未来10年、20年中国水产养殖业的美好前景时表示,针对中国社会经济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这一重要时机和过程,通威将认真分析行业发展形势,积极整合内外资源,围绕企业经营目标和行业发展责任,坚持不懈地在影响行业发展的重大技术和行业前沿领域持续展开研究,不断打造行业领先的研发技术体系。
刘汉元指出,我们在水产行业的梦想,就是让全世界每个人都能够消费到真正健康安全的水产品。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希望通过科技的力量,用真正健康安全的优质水产品,引导人们养成一种提高生活水平的健康消费习惯。在这样一个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一定有养殖水环境的改善,一定有蓝天白云,山明水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