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日渐变暖,在江城各家超市,雪糕开始占据冰柜主要位置,一些冷饮批发店也陆续开张。和往年相比,今年雪糕价格普遍上涨20%以上,1元冰棍已经难觅踪影。对此,部分经销商解释,国内乳制品原料价格普遍上涨,致使下游冷饮生产成本相应增加,也有生产企业因产品档次升级等原因涨价。
“牛奶提子批发价从0.8元涨到1.2元,冰砖的批发价从1元涨到了1.5元,蛋筒从2.5元涨到了3元。”昨日,在芜湖吉和北路一家冷饮批发店里,老板正在向进货商介绍今年的冷饮价格。记者随机询问了几款销量较好的雪糕和冰激凌的零售价格,都比去年贵不少。如一款奶昔冰激凌杯去年售价2.5元/杯,今年上涨至3元/杯,绿豆冰棍去年零售价1元/支,今年上涨到1.5元/支,冷饮价格整体涨幅在20%-50%之间。“现在1元以下冰棍真不多了,我店里只有三四种。”店主说道。
在银湖北路附近一小超市内,店内所售冷饮品种目前仅10余类,除了“小布丁”“老冰棍”等少数品种价格在0.5元-1元左右,其余售价均在2元以上。“1元以下的冰棍不卖了。”店主称,利润少不说,顾客买得也少。
和1元雪糕难觅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在市区一些大型超市,价格较高的高端雪糕几乎占据了大半个冰柜。在城南一家大型超市雪糕销售区,记者看到售价18元左右的“八喜”、16元左右的“和路雪”、30元一支的“哈根达斯”等雪糕占据了大半江山。“市区多数超市卖场销售的冷饮品牌,正往中高端盒装品种集中。”该超市促销员称。
“消费者对新鲜口味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价格低、口味单一的冷饮正被中高端冷饮挤占,在价格上体现就是售价上涨。”江城某品牌冷饮供货商称,从去年开始,国内多个知名冷饮品牌,不断扩大中高档产品的市场份额,1元类产品产量下降。同时,他还表示,冷饮提价的重要原因是国产奶粉货源紧缺、进口奶粉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冷饮制造企业在人工、环保等方面的成本上涨,也是影响终端销售价格的一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