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23日消息(记者唐明) 据经济之声报道,今天午后,A股市场上盐业板块出现异动,盐业概念股云南盐化(002053)甚至封死涨停板。对此云南盐化工作人员回应称已经关注到股价异动,但没有未公开的信息披露。
不过云南盐化的异动不止今天,本周一云南盐化就以涨停收盘,而当天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决定废止《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消息一挂出,市场立马作出解读,理解为“废除盐业专营制度”,不过随后中国最大的盐业运营公司,盐业专营主体中国盐业总公司就发布消息称市场是误读。中盐公司称:国家对食盐实行专营管理的依据是《食盐专营办法》,由国务院发布,为国家法规。而《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是部门规章,废止该办法并不是废除食盐专营。部分媒体将此理解为食盐专营废止,实属误读。
一位内部人士表示,目前关于盐业专营权的管理归属于工信部管理。为此我们向中国盐业总公司以及工信部求证,但截至发稿,并没有回复。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毛晓飞认为对专营权管理的冲突,是历史产物,需要更细化的部委法规来确定。
尽管专营权的废除被误读,但今天盐业板块的移动也许就是市场对盐业专营下放的再次预期。财经评论员叶檀认为,未来放开盐业专营应该是个趋势。
叶檀:食盐的收入是中央政府最最重要的收入,现在它把食盐销售的权益下放是从来没有过的,利益的分配会有所不同,普通管理的体制也会是有所不同,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它并不是全部的市场化,如果继续发展的话,取消食盐的专卖,让食盐销售走向市场化这也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食盐对国计民生虽然重要,但市场规模不算太大,盐业也不是稀缺资源,而且许多曾经被视为不能废除专营的行业都放开了,如粮食系统、邮政系统等等,食盐专营制度终结似乎也顺理成章。不过原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刘福垣认为,目前国内还不适合放开盐业专营。
刘福:从汉朝开始就盐铁专卖这里头它是有特殊的商品的,有一个食品安全问题,按我个人想法是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这么关键食品上放开,目前情况下,它不可能大量的放开,所以我认为中国这个发展阶段还不到放开的阶段。
消失的暴利
中盐公司对专营权的恋恋不舍,被市场解读为对垄断经营的追求。中盐的最大盈利正是来自食盐。作为全国食盐专营的生产经营主体,国内食盐的生产指标制定、批发以及执法等业务,基本由这家企业说了算。
中盐官网去年5月份披露,截至2011年底,该公司总资产规模发展到436亿元,盐的产量1462万吨,主要化工产品产能1449万吨,食盐供应和配送覆盖国土面积37.85%。拥有全资、控股子公司47家。
不过中盐公司的盈利却不尽如人意。据了解,截至去年9月底,中盐的合并营业总收入达到204.07亿元,比上年同期的194.28亿元增加9.79亿元,但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均为亏损,其中,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额为4.28亿元,而去年同期亏损1.51亿元。
一位盐业公司内部人士接受《天下公司》采访时表示,这些数据有些误读,大部分的亏损是来自食盐以外的领域产能过剩所导致。
如今,在中盐的业务板块中,不仅有食盐,也涉及盐化、农用化肥及农药产品、精细化工等领域。其中,中盐在2004年开始进入下游盐化工行业,目前已经形成无机化工、农业化工、精细化工、日用化工等系列产品。
这位内部人士表示,中盐一直有上市的计划,在盐业体制改革的形势下,它把大量的盈利部分去投了氯碱和烧碱企业,这两块也是盐的最大用量的地方。
按照中盐的想法,既然盐业体制要改革,如果向盐用量最大的领域投资,将来就可以把盐的下游也圈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