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昨日最新消息,国家将于近期启动第二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以促进生猪价格合理回升。
发改委表示,由于猪粮比价目前仍明显低于预案设定的6∶1盈亏平衡点,生猪养殖依然亏损较多,国家将于近期启动第二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缓解生猪市场价格的周期性波动。
收储政策难救市
此前,商务部就联合发改委按照《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规定,于3月底启动了第一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定点收储6.5万吨冻猪肉。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均认为,面对不振的猪肉市场,政策救市恐怕也难挽救行情。行业产能过剩、市场供大于求依旧是目前国内猪价低迷的根本原因。
深圳光明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潘炎均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收储可能会对稳定猪价有一定作用。但由于这几年的猪价波动起伏很大,未来实际走势并不好预测。
一位养殖业人士向记者坦言,收储政策对猪价周期影响实则有限。国内生猪养殖其实更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政府调控恐怕鞭长莫及。由于全行业目前依旧处于产能过剩阶段,市场自身调节与淘汰过剩产能才有可能让整个市场恢复平衡。
上海生猪行业协会秘书长杨振喜曾向记者透露,去年6~8月,全国猪价出现小幅上涨后,生猪养殖规模未能削减。加上去年猪疫病情况比较稳定,生猪健康状况良好,死亡率低,母猪淘汰率下降,致使年前开始国内猪肉就出现了供应过剩的情况。
据农业部最新监测数据,截至今年3月末,中国生猪存栏量为43416万头,环比持平,同比下降2.2%。其中,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791万头,环比下降1.6%,同比下降5.1%。生猪存栏量、能繁母猪存栏量已分别连续下滑5个月、7个月。但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生猪出栏量的下滑主要还是由于养殖户人为压栏所致,我国猪肉市场产能过剩依旧客观存在,收储政策无法治本。
由于受生猪价格年内持续走低影响,养殖企业频陷大幅亏损。此前各养殖企业公布的一季报显示,新五丰净利亏损2223.74万元,同比下降554.01%;牧原股份净利亏损5572万元,同比下降291.18%;雏鹰农牧净利亏损8328.38万元,同比下降253.1%。
生猪养殖环节的不景气也波及到上游饲料行业。此前公布一季报业绩的大北农、唐人神等饲料上市公司净利较上期分别下滑19.05%以及41.74%。
市场待自身调节
发改委数据显示,随着第一轮收储工作的落实,生猪价格逐渐止跌企稳。截至4月30日,全国平均生猪出栏价格为每公斤11.14元,结束连续19周下跌,比上周小幅回升0.85%;猪粮比价为4.64∶1,结束连续16周回落,比上周小幅回升0.04个百分点。
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顾问冯永辉告诉记者,第一轮收储时间点恰逢猪价触底,政策起到了一定托底止跌的作用。从中央收储量来看,6.5万吨可能相对于全国肉类消费量而言微不足道,但各地级配套收储加总后量也不少。
对于这段时期猪肉价格出现的上涨,冯永辉也告诉记者,这主要还是由于市场需求上升影响。“端午节前,南方很多厂商会提前备货制作肉粽,考虑到产品要提前两周进行铺货销售,企业一般会提前一个月左右进行采购。这段时间猪肉价格上涨与此密不可分。”但他也提醒,这样的供需现象不会持续到5月底,可能这一轮需求结束后,价格会再出现回落。
由于近日价格的大幅上涨,生猪养殖企业的亏损幅度缩小,此前国内猪肉价格低迷不振时出栏生猪价格每头亏损约300元,卓创咨询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昨日出栏生猪平均亏损额已减少至153元/头。潘炎均也表示,这几十天猪价出现了大幅上涨,但是尚未达到盈亏平衡。
有分析师告诉记者,曾经受益于猪价低廉盈利能力大幅增加的屠宰及肉制品企业近日利润出现相应收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部分城市屠宰头均毛利50~60元,较春节前后头均毛利200元已出现明显下滑。
国家二次收储在这个节点启动,生猪价格是否能够就此企稳回升,冯永辉表示相比收储实施,整个市场自身调节是否能够落实更为关键。“如果养殖户发现生猪出栏价格上涨,非但没有停止淘汰过剩产能,加剧压栏或者加速补栏的话,不仅今年的价格难有起色,还可能波及明年的行情继续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