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素有“蚕乡”之称,自古以来,养蚕是这里一年中最重要的农事之一,每年四五月间,各村各户“蚕歌”声声,呈现一派繁忙的养蚕景象。然而,桐乡的古老农事,今朝有了新的际遇。
据桐乡市蚕业管理站站长吴纯清介绍,今年春,桐乡全市统一发种111313.9张;2013年春发种114062.45张,桑园总面积117339亩,全年蚕茧产值达47633.8万元。
养蚕大户探索社会化服务
近日,桐乡市石门镇东池村的蚕桑大户倪建根忙得不亦乐乎,他的春蚕又到了“上蔟结茧”的时节。今年,对于年过六旬的倪建根来说,是一次重要的“转身”。种桑养蚕半辈子的他获得了开办家庭农场的资质,当起了农场主,传统散养散种的蚕桑模式在“桐乡石门建根农场”转型升级了。
早在几年前,倪建根就已经开始为周边900多户农户提供养小蚕的服务,今年实发蚕种达到1950张。“1龄、2龄的小蚕最难养,村子里很多老年人体力已经跟不上,而年轻人又没有经验。所以我帮他们养一段时间,到3龄、4龄就好养了。”倪建根告诉记者,给小蚕饲喂的桑叶必须切得极细,很费人工,如今他也学会了“机器换人”,购置5台切桑机,一台机器可抵十几个人工呢!
不仅如此,倪建根还争取到了省农科院的桑品种试验课题,在农场里种起各种新品种桑树。“新品种桑树亩产高,一年可以割两次,养蚕成本降低很多。”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倪建根今年改建了一座600平方米的专用大蚕室,还在农场开了一家“养蚕人家土菜馆”,红红火火地干起了“副业”。
养蚕种桑迈向多元化发展
“蚕歌”声声,催生了不少与养蚕种桑有关的行当。进入5月,桐乡市梧桐街道新玄村沈莉高农业生活园的桑葚成熟了,40多亩桑树园中,红的、紫的,星星点点的桑葚缀满枝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采摘品尝。“周末高峰期游客量至少可达100人!”沈莉高农业生活园的负责人沈卫星告诉记者。
“今年我养了5张蚕,这两天就该上蔟了。”沈卫星告诉记者,他家的蚕宝宝不结茧,而是能把蚕丝直接吐成一张被子!原来,他将蚕宝宝放在一个蚕匾里让其吐丝。蚕匾宛如一张大床,蚕宝宝找不到支点结茧,但迫于无奈,它们还是把丝吐了出来,而吐出来就是一大片。沈卫星将自己的这种蚕茧形象地称为“平面茧”。
据介绍,平面茧蚕丝被除了没有杂质和蚕的味道,还比传统的蚕丝被更为蓬松,品质也更为优良,劳动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这样的创举,开辟了千百年来制作蚕丝被的一条新路子,也让生产蚕丝最不适宜的夏天也成了旺季,给当地蚕农带来了更高的收益。同时,这也让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便做起蚕丝被加工生意的沈卫星在这个行业的名气越来越大。他以多元化的发展思路,为当地四五千年的蚕桑文化赋予了新的元素。
在沈莉高农业生活园中,与蚕桑有关的衍生产品也被开发得淋漓尽致。除了制作蚕丝被,近年来,沈卫星与一些食品企业合作,研发出桑叶饼干、桑叶面条、桑叶粉、桑叶茶、桑葚汁等产品,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
蚕桑文化融入水乡新内涵
对于桐乡的老人们而言,养蚕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了,如今很多村民家里依然保留着养蚕的工具和一些老照片。为传承蚕桑文化,著名的蚕丝被生产基地——桐乡市洲泉镇坝桥村利用建造文化礼堂的契机,建起了中国江南蚕俗文化博物馆,集中展示了江南水乡养蚕种桑的历史和丝织技艺。许多村里的老人闲来无事,便走进蚕俗文化博物馆,转一转,看一看,聊一聊那些年家家户户养蚕种桑的岁月。
与此同时,展现水乡风情的“江南茧画”日益风靡。运用天然蚕茧作为原料,通过烘、染、固化、绘、艺术组合等处理方式,创作出生动有趣、内涵丰富的蚕茧画,题材涵盖了丰子恺漫画、江南水乡、花卉植物、戏曲脸谱、传统祥瑞图案等江南民俗特色内容。
为推广这门特色手艺,桐乡市凤鸣高中专门开设了蚕茧画的兴趣课程,由美术教师陈建清悉心辅导。陈建清老师是桐乡工艺美术学会的成员,工作之余一直在钻研桐乡本土的工艺美术,潜心开发极具水乡特色的蚕茧画,解决了蚕茧防腐、色彩固定等一系列的难题,同时,通过申请专利,将“江南茧画”作为地方特色旅游纪念品进行推广,使这一极具江南水乡特色的工艺美术作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识与喜爱,也使桐乡的蚕桑文化融入了新的内涵,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