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动态 >
国内食品安全与食品科学专家学者提出 大数据时代食品安全须走社
时间:2014-07-02 08:48  浏览次数:

  大数据时代,获取信息轻而易举。但怎样才能保证食品安全?民众的信心如何重建?围绕这些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食品安全与食品科学系主任王志刚日前面对媒体做出解读。

  信息膨胀

  是大数据的负面效应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食品安全与食品科学系主任王志刚明确指出,大数据时代的正面效应是使信息传播更加灵敏,但是确保信息的准确度才是关键。某大学做大数据时,在其网站上随便摘抄了一些内容,还被当成全部情况。这说明了一个问题,信息膨胀是大数据的负面效应。事实上,近年来,由于社会监管、媒体以及消费者压力,我国食品安全总体向好。农业部等部门下发了各种与食品相关的标准,政府财政对监测机构和监测设备增加投资,形成了食品安全大的提升背景。

  通过“连坐制”

  促食品安全始终可控

  王志刚表示,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之后,某种程度上,媒体应该在专家指导下进行公正的宣传;政府也要通过紧急预案迅速而准确地进行处理,尽可能把对社会和消费者的影响减到最小。同时,涉事企业往往希望事件尽可能捂着,不被报道。但是实际上,媒体客观正确的报道对今后食品安全事件的处理、社会监管以及社会共治具有促进作用。

  目前在政府监管不力、企业自律不严的情况下,不可否认,媒体确实是一个重要的监督方式。但是从整体食品安全体系来看,必须走一条社会共治的道路。我国应该向欧美一些国家学习,他们强调以社区方式对食品安全进行治理,让每一个人和组织——食品安全事件影响最大的群体,即消费者、企业以及整个食品消费链条上的与食品有关部门,都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管活动中来。让这些与食品安全问题密切相关的利益群体参与食品安全监管,构成一个社区或者建立一个产业链,应该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否则,就无法避免机会主义行为、道德风险行为。

  未来不仅需要社会共治,同时也需要供应链上的各个相关利益主体共同商讨对策。政府可以通过“连坐制”的方式或者通过类似的方式让食品安全始终处于可控范围内。要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单纯靠政府部门进行监管,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监管+帮扶

  让企业合法生存发展

  王志刚提出,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就是机会主义行为。食品生产企业,包括小规模企业、小作坊、小家庭生产,必然要追求利润,降低成本。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生产者就要添加过量的防腐剂;为了产品的卖相好就添加色素;为了有好的口味就添加香精……生产者为了赚钱不失时机地耍着自己的各种“小聪明”。

  对食品安全而言,很难做到完完全全的监管到位。这是一个悖论,特别是在农村,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应设置农村食品安全协管员或管理员制度,让他们定期到各个村庄发放宣传材料,发现问题及时应对。当然,中国这么大,食品网点这么多,要求做到时时刻刻的监管是不现实的。

  监管是政府行为,而治理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现在强调社区化共治,而不是仅仅依靠政府监管。在处理食品安全问题时,政府部门必须紧急出动,协管员、监管员要时时掌握基层状况,这样才能使食品安全监管有一个更好的提升。与此同时,建议政府部门对小作坊、小规模企业加大研究力度,为他们提供生活之道,让他们不仅有能力而且合法地生存下去,从资金上给予支持,鼓励他们进行生产规模的扩大,形成规模效应,同时逐渐走向品牌化。

  强化保障体系

  首推透明化风险交流

  王志刚强调,形成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交流的三方面保障体系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风险交流最为重要。由于消费者缺少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因此政府部门、有关社会机构、消费者团体应该担当起责任,进行宣传。同时生产厂家在适当时候也要做类似的宣传,使消费者逐渐认识到国产产品质量是值得信赖的。另外,可以让消费者走进食品企业,进行生产环节透明化的学习和透明化的风险交流。  本报记者综合报道




上一篇:山东 首批企业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签约   下一篇:2014年度食品制药行业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