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连接田地,一头连接市场,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终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成为推动我市从“百亿粮仓”向“千亿厨房”转变的关键力量。
近年来,我市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了以国家级为引领、省级为骨干、市级为基础的龙头企业发展格局,并呈现出集群发展的产业趋势。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我市农业综合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
做好就地转化,龙头企业加速跑
以往,我市小麦收获后,大多流往河南等地的食品加工企业。
如今,不仅本地粮食能够做到就地转化,不少粮食加工企业还需从外地调入粮食。这一转变的背后推手,正是我市迅猛发展的食品产业。
置身于颍东经济开发区九珍食品的厂房内,醋香扑鼻。这个集调味品系列、食品系列生产销售的民营企业,以粮食作物和家禽为主要原料。
“我们的原料全部来自本地。”企业负责人李杰民说,我市农产品资源丰富,畜牧业发达,原料供应充足,且价格低廉。
目前,九珍食品生产有调味料(固态)、鸡精调味料、酱类等多种调味品,且部分已进入大润发、沃尔玛等大型商超销售。去年,企业产值达到2.1亿元。
在颍东经济开发区达亿粮油食品公司宽敞的成品车间内,一台价值百万元的机器人灵巧地将传输过来的一袋袋面粉码得整整齐齐,它们将被运往全国各地。
作为本地的一家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亿粮油每年可以加工小麦3.6亿斤,相当于40万亩地的产量。“阜阳市是小麦主产地,原料能就地取材。”总经理衣文光说。
原料就地获取,企业生产出的面粉也能就地消化。颍东经济开发区拥有规模食品企业达24家,这些食品企业所需的面粉几乎都由达亿粮油提供。
“龙头企业促进了农产品就地转化,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市农委副主任朱振华说。
基于此,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培育力度,先后采取多项措施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如制定了《阜阳市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在政策上、资金上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举办名特优产品展销会,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实施农产品加工转化提升行动,组织有关部门进厂帮助农产品加工企业规范生产流程、提升产品品质……
多措并举之下,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越来越多,企业效益越来越好。
目前,全市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70家。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上半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310亿元,同比增长28.1%,远超全省平均水平。
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风头劲
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上,我市各地正因势利导,促进农业产业化集聚发展。
太和县李兴镇是全国有名的桔梗之乡,该镇桔梗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年产桔梗数万吨。
近年来,该镇依托桔梗加工企业,大力推动桔梗深加工,桔梗产业已呈现集群化发展趋势。
在李兴镇工业集聚区的安徽御芝堂药业,通过刮皮、切丝、杀菌、粉碎、制粒、干燥、包装等一系列程序,一棵棵桔梗被制成了一袋袋颗粒冲剂。
“这样一加工,桔梗的身价就提高了几十倍。这一小袋桔梗颗粒只有10克,市场上能卖2.5元。”老板谢之光说,现在,他们按照订单加工生产桔梗产品,根本不用愁销路。
在李兴镇,像御芝堂药业这样的桔梗加工企业还有很多。李兴镇围绕桔梗产业标准化、集聚化、市场化建设,着力推进桔梗产业集聚发展。
目前,李兴镇工业集聚区入驻桔梗加工企业20多家,产品涉及桔梗菜、脱水桔梗等10多种,远销日韩、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超千万美元。
李兴桔梗只是我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结合本地农业资源优势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根据集群认定标准,我市将产品类型相同、利益连接紧密的龙头企业及农业合作社进行整合,重点培育带动区域经济能力强、有发展前景的产业集群。
“截至目前,全市已形成粮食加工、柳编加工、畜禽加工、果蔬加工、纺织加工、林木加工、烟草饮料加工、中药材加工、调味品糖果加工、油料加工等十大产业体系。”市农委有关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颍东食品工业园被评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颍上农产品加工园区、界首农产品加工园区先后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龙头领舞,企业、农户互惠共赢
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我市不断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以更好地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增效。
近日,在位于颍上工业园区的颍上县管氏面制品有限公司,前来售粮的粮食经纪人和种粮大户络绎不绝。
“从去年开始,我就把粮食直接送到这里,价格非常稳定。”当天,来自颍上县耿棚镇的种粮大户李希红手拿一叠厚厚的售粮款高兴地说。
据了解,颍上县管氏面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面粉、挂面的粮食加工企业。目前,公司具备了生产面粉10万吨、挂面3万吨的生产能力,企业销售收入破亿元。近年来,为了使原材料小麦供应充足,该公司采取社会化收购的方式,从种粮大户、农户等手中直接收购粮食。
此外,该企业还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本县的慎城、江店孜等7个乡镇的36个行政村建立了优质小麦基地共18.5万亩,并与农户签订包销合同,不但确保了企业原材料供应,也让广大农户不再为粮食的销路和价格担心。
“龙头企业发展的同时,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说,在发展现代农业进程中,我市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依托板块基地,不断完善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不断创新、推广,订单农业范围也不断拓展。
“早在去年,全市产业化种植基地就已达700多万亩。”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说,我市通过各种激励扶持政策,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户合作发展,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推向了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实现了企业、农户相互支持、互惠共赢。
颍州晚报记者 张丽 实习生 钱丽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