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动态 >
食品安全:良心“变质”了谁来监管?
时间:2014-07-25 08:27  浏览次数:

■焦点观察

  社会监督,就是创造一个熟人社会的拟态环境,发动大家来保护大家

铁永功

  让人揪心的“舌尖上的安全”又出事了。这次被曝光的,是美国独资的大型肉类加工企业福喜公司。很多人对这家公司可能比较陌生,但它的供货对象个个都大名鼎鼎: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德克士,那些你能想得起来的洋快餐品牌,几乎“全军覆没”。

  这样的事,对整个社会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打击挺大。别看有人继续追捧麦当劳、肯德基,还说他们已很规范,甚至称得上“业界良心”,但我觉得这是自欺欺人或故作姿态。一般来说,企业越大越知名,就越重视自己的声誉和产品质量,出了事要付出的代价也更大,因此一般都不敢铤而走险。但如果连这样的公司也出事了,“信誉资本”尽毁,其他企业还能令人放心吗?

  从目前披露的情况看,这起事件并不只是质量控制出了问题,而是有意的系统化作恶。上海福喜使用过期变质肉加工食品,并非个别现象,而是有相关负责人授意,并且长期大量存在。这是十分恶劣的犯罪行为,所以上海警方已对相关责任人采取了刑事拘留措施。

  食品安全出现大问题,除了谴责见利忘义的黑心企业,人们总会问“监管去哪了”?只是,这次出事的是国际知名的大公司,而且上海的食品安全网也被公认是织得很密的,遗憾的是,这么大的漏洞,依然没堵住。

  当地监管部门说,他们把排查重点更多放在了小作坊上,而对这些大企业太过放心了。这可能也不完全是托词,但即便监管部门特别卖力,并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就能无缝覆盖所有企业和生产环节吗?很遗憾,可能不行。

  食品企业数量大,生产环节众多,供货关系复杂,都增加了监管难度。食品监管力量需要加强,但也要考虑执法成本和可能性,不可能每个企业都派人在旁边盯着。像福喜使用过期肉加工食品、把掉到地上的肉捡起来继续使用,是很难被发现的。

  在监管无法覆盖的地方,似乎只能靠企业自律和生产者的良心了。但对以追逐利益为目的的企业来说,自律经常是靠不住的,一旦遇到巨大利益诱惑,良心可能比鲜肉更容易“变质”。即便是国际知名的大品牌,如果掺假的收益总是远远大于成本,也很难做到守身如玉。

  监管不是万能的,良心也往往靠不住,那么食品安全怎么办?答案是,靠社会和公众的监督。

  对于企业来说,社会公众监督首先是内部人和同业的监督。因为业内人和竞争对手最了解行业的标准、流程,也知道哪些环节可能掺假使坏。有研究者发现,一些重大食品安全问题很少是监管部门发现的,大部分是内部人士、竞争对手和维权组织揭发的。此次洋快餐供货商黑幕曝光,最初也源自内部人爆料。所以最近不少人呼吁,可以借鉴国外的“吹哨人”制度,重奖并保护那些举报食品安全问题的“深喉”。在这种涉及所有人安全的公共问题上,鼓励“告密”行为并不会毒害社会,反而有助于拯救道德。

  另外,行业协会和民间组织也是社会监督的重要力量。行业组织有维护行业秩序和声誉的需要,也有熟悉情况和标准的便利。在发现问题和检测手段上,一些社会组织的力量并不比政府监管部门差,甚至还要更专业。帮助问题食品受害者维权的法律界人士,自发创办食品安全问题披露平台的大学生,都是这类社会健康力量的代表。

  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的社会力量,自然少不了媒体。至少在食品安全领域,所谓“媒治”的力量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常抱怨为什么查处总在媒体曝光后,这一方面是对监管的期许,同时也可以看作对媒体的赞誉。尤其在监管力量缺位的情况下,媒体的作用更加不可替代。此次洋快餐“供货门”,要不是记者的暗访调查,恐怕很难大白于天下。

  在传统熟人社会,那些挺立百年的老字号,能够保持质量和信誉,主要靠良心和自律。市场经济和大工业时代,保障食品安全要靠立法和技术,也要靠专业部门监管,但仍不可忽视道德血液的重要性。社会监督,就是创造一个熟人社会的拟态环境,发动大家来保护大家。肉变质了,需要专业部门来管;良心“变质”,需要社会监督来治。




上一篇:“过期肉优先用于中国市   下一篇:俄食品安全为何“出事”少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