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在长期发展养猪业的过程中,一直努力减少养猪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猪粪便中的氮和磷等元素是主要的污染源,丹麦监管当局不仅严格禁止在猪饲料中使用催生剂、荷尔蒙等生长激素,还要求生产企业利用科技成果,增强生猪对饲料中氮和磷的消化吸收能力,大幅减少生猪通过粪便排放出的氮和磷等污染物质。目前,欧盟对于养猪场每公顷土地所允许的最大氮排放量是170公斤,而丹麦则更加严格,仅为140公斤。猪粪便和猪舍废弃物经过发酵处理后,作为天然有机肥料施入农田,取代种植业中使用的化肥。通过这种良性循环的方式,丹麦既发展了生态农业,又保护了自然环境,发展出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和养殖业。
丹麦在科学发展养殖业的过程中还积极倡导动物福利,比如在猪舍内装淋浴系统、为怀孕的母猪开辟更大的活动空间、对运输动物的时间和时长做出限制、减少动物在运输过程中的痛苦、农场主要尽可能为生猪提供最佳的生活环境,等等。这样,猪在饲养、运输和屠宰过程中都能受到最大程度的“善待”,健康生长,猪肉的营养价值和品质都得到提升。
无论是在养殖过程还是屠宰过程中,丹麦均采用了世界上最严格的检疫标准。在屠宰场,所有生猪必须经过由政府审核和雇佣的专业兽医的严格检查后方能屠宰。这样的检疫工作均是独立进行的,以确保其严格性和客观性。屠宰场员工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通过卫生考试,并依照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标准对工作场地进行仔细的内部和外部检查,确保实行最高卫生标准,从而保证食品安全。
丹麦对食品生产建立了完整、可靠的可追溯链条系统,即“家谱”。就猪而言,其基因历史可以追溯至少四代祖宗。从食品生产来讲,国家制定了严格的食品卫生标准和管理制度,企业食品生产所使用的原料都有原始来源记录、使用记录和流向记录,制成品的各个储藏、运输、销售环节都有连续记录,今日生产的肉制品,明天就在市场上销售。倘若消费者在食用过程中发现卫生或质量问题,可以追根求源,找出出现问题的环节。而这一切都可通过计算机迅速解决。
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丹麦食品、农业与渔业部是负责制定农渔业相关政策、为食品安全及食品生产部门的发展和增长制订框架的国家级机构,下辖丹麦兽医和食品管理局、丹麦食品工业局与丹麦渔业局等5个部门,负责具体的监管工作。
丹麦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任务是:促进和提高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性和健康性。为此,丹麦兽医和食品管理局从农渔业到粮食企业,再到消费者的菜篮子,在食品销售和储藏方面都实行了全面监控。丹麦兽医和食品管理局旗下有一个专门的肉类监察部门负责屠宰场的检查工作,两个区域食品和兽医监管中心负责与消费者、从业者、企业及兽医的直接联系。
丹麦现在95%的肉猪都由D A N ISHC R O WN和T IC A N两家屠宰公司屠宰.屠宰场设定从农场到屠宰场的最短运输路线。一般运输时间在1到1 .5小时之间。大多数丹麦生猪的运输时间不会超过3小时。生猪进入屠宰场之前,会有一位兽医对猪进行直观检测。此兽医由丹麦政府雇佣,而非受雇于屠宰场。兽医纪录所有观测到的疾病并将情况反馈给猪场。另外猪场也会得到沙门氏菌和残留物检测报告结果。这样有助于猪场改善种群的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