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萍 黑龙江日报记者 姚建平
初冬时节,在齐齐哈尔万力皮革城项目施工现场,建设者们正在抢抓上大冻前的有利时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争取2014年早日投入使用。作为全市重点商业项目,万力皮革城总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未来将创造近万个就业岗位,年交易额达到千亿元。
随着万力皮革馆的封顶,明年10月开门迎客的皮革城,将有包括中国第一夫人皮草和香港KC皮草在内的200多家国内知名品牌进驻,这里将打造成为中国北方一站式皮革博览交易中心。
作为装备工业基地和农业大市,齐齐哈尔市近年来按照全省产业项目建设三年决战总体部署,围绕城镇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基本思路,深入实施大项目牵动战略,用大项目引领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让昔日闻名的老工业基地再次焕发出生机活力。
2011年以来,齐齐哈尔市共推进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588个(列入省重点推进项目125个),平均每年接近200个。其中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15项,占项目总数70.6%。今年,列入推进计划重点产业项目237个,首度超越200个大关。同时,新开工项目数量实现“井喷式”翻倍增长,2013年达到162个,为2012年的3.2倍,2011年的4.3倍。
即将走过的2013年,在齐齐哈尔九县(市)、七区项目现场,用“沸腾”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走进各个县(市)区的一个个工业园,映入眼帘的是火热的建设场面。一座座塔吊林立,一辆辆工程车来来往往,一个个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生产线蔚为壮观,令人自豪和骄傲。
前不久,记者驱车深入依安县陶瓷产业园区采访,被一座座几百米长窑炉的恢宏壮观所震撼,不禁让人啧啧赞叹,五家国内知名的陶瓷生产企业总投资达16.6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5.72亿元。陶瓷产业园区以建筑、卫生陶瓷制造为重点,兼顾高新技术陶瓷、新型装饰材料等,用10年时间建设成为东北陶瓷产业基地。
依安县委书记张伟志告诉记者,我们抱着做“小学生”的态度,向佛山、淄博、晋江、唐山等重点陶瓷产区“老大哥”学习,全县先后派出多名科级后备干部带领百余名农民工赴高安陶瓷园区学习培训,既锻炼了干部,又超前储备了陶瓷产业技术骨干。目前,园区成功晋升省级陶瓷产业示范基地,高岭土产业开发被列入国家建材“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省内两种非金属矿之一。
齐齐哈尔市紧紧围绕资源开发、大企业升级、结构调整和区位条件,重点瞄准世界500强、大型央企、龙头民企和新兴成长性企业,在引进产业项目方面取得质的突破。2011年至今,共引进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287项,其中建成龙江60万吨玉米深加工和博天糖业甜菜加工基地,建设了中汇城和万达广场城市综合体项目及一拖东方红工业园、上海联孚新能源汽车项目,填补了黑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白。一批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项目纷纷落户,成为拉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力引擎。
“守着珍稀的泉水,却不知上乘的品质,真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啊!”说起天然苏打水的开发,拜泉县委书记秦向东感慨万千。
拜泉以城西南巴拜泉子而得名,蒙语叫巴拜布拉克,意为“宝贵的泉水”。为了把这一珍贵的水资源利用好,秦向东带领有关人员三顾茅庐,到国家饮用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请求技术支持,经过多少个不眠之夜的促膝洽谈,双方正式签订《共同推动拜泉县天然苏打水产业发展合作协议》,建设高端天然苏打水饮品产业园。
“吃了多少辛苦,如今都是值得的。”秦向东告诉记者,产业园五年内将引进生产线10—15条,引资30亿元,形成年生产能力120万吨高端天然苏打水及饮品的产业集群。现在,拜泉县已拿到“国家高端苏打水科研基地”、“国家高端苏打水产业合作示范区”两块金字招牌。
目前,国家饮用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团队已进驻拜泉,全面启动国家科研机构和示范区建设,着手制定天然苏打水国家标准,协助拜泉县申请天然苏打水地理标志,支持搞好技术研发。随着国内500强海亮集团、光明集团、美国EFT公司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落户,天然苏打水产业成为这个产粮大县经济发展的又一新亮点。
为推进项目建设,齐齐哈尔市创新思路,建立起服务推进机制、资金保障机制、集中开工推进机制、责任包保机制、奖惩推进机制“五项机制”。整合市考评办、市发改委等12个部门,组成10个督导服务组,分5次深入到全市16个县(市)区,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全市克服财力困难,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基金,为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优良的政策和载体环境。同时不断加大考核力度、建立奖惩机制,强化“以项目论英雄”的理念,将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目标,实行一票否决,层层建立责任机制,使每个项目、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有人抓、有人做、有人催,形成鼓励先进、督促落后、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
在日生产40吨休闲食品的齐齐哈尔龙湘食品有限公司,记者遇见正在这里与企业负责人研究二期工程建设的泰来县委书记刘海城。
谈起千里迢迢从外省引进的这个企业,刘海城说,项目招商重点解决“道不行、劲不够”的差距,现在“项目富县”的思想已形成大家共识。今年全县重点推进的三峡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龙湘食品二期等10个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9.09亿元,占当年计划投资的91%。
市委书记、市长多次带队南下,拜访考察、洽谈推介,各县区自我加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采取定向定点招商、会节招商、商会对接、小分队招商等办法,使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客商纷至沓来,一批项目签约落地。
“眼下最重要的是加快产业项目建设,吸纳更多的当地农民就业。”在讷河市巴蜀液酒业建设现场,企业总经理宫志东向记者介绍,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4400万元,51个酒罐、4条灌装生产线安装完成,现正在准备进行调试和试生产。
讷河市围绕种植业优势推动结构调整,倾力建设糖、薯、豆、乳、肉、酒六大食品产业项目,扭住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项目建设引入源头活水,大大改变讷河农业大市、工业弱市的经济格局。
目前,建华区北苑开发区已落户企业和项目22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入近50亿元,初步形成了以一拖为核心的农机制造板块,以蒙牛、瑞盛为核心的绿色食品生产板块,以腾翔、齐一机为核心的铸锻造机加板块三大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