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晓明
现在孩子们的寒假不是被父母“逼”着去各种特长班、辅导班学习,就是整天宅在家里玩电脑、看电视,很少有家长会利用这段空余时间让孩子们有自由活动的空间,更不用说去打工、学做家务活了。我们那时候没有那么多的寒假作业,也没有“量身定做”的特长班,忙于工作的父母没有工夫管我们,我们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寒假生活丰富多彩,有多少想象力,就有多少快乐的玩法!
五十年前的寒假是咋度过的呢?
学校在放假前就分好假期课外学习小组,住得靠近的七八个同学一组,指定班干部或成绩好的同学当小组长,定期到居住条件好的同学家集中做作业。一般是上午在同学家的堂屋里放只小饭桌和几张小板凳,要是八仙桌空着那就更好了,可坐得宽敞舒适些,大家围坐一起做作业,不懂的地方可以相互提问。
做完作业就是自由活动了,三五成群的到有太阳的空地上去玩,像一群小鸟自由飞向蓝天。记得那时候的冬天可真叫一个冷呢,西门桥的河面结着厚冰,雪后屋檐口的冰锥也有尺把长,做作业时间久了手脚都冰凉,但在玩闹中可以忘却寒冷。男孩子常玩的是斗鸡,大家在空地上抱起腿脚,蹦着跳着相互迎战。一时“硝烟四起”,呐喊一片。连跳带撞有时人仰马翻,没事爬起来接着斗,不一会儿手脚都暖和了头上也冒汗了。
男孩们还喜欢打陀螺和滚铁环,陀螺有买的也有家长自制的。买的漂亮些,圆锥表面有彩绘,圆心嵌颗图钉;自制的只要能旋转起来就凑合。抽陀螺有单个玩或多人玩的,多人玩即两个以上的小孩,同时旋转起陀螺,迅速抽打自己的陀螺使其越转越快,并去撞击对方的陀螺,最终看谁的陀螺能转到最后为胜。
女孩子则喜爱跳绳和跳橡皮筋。多人跳时,由两人同时摇动长绳,其他人轮流跳或同时跳,跳跃时还可按不同情况跳出各种动作花样,也可用节奏与旋律适宜的歌谣伴唱:“我要上你的绳子,请你上我的绳子……”女孩用脚尖把橡皮筋钩到脚腕上,不停有节奏的跳着,一边跳一边嘴里还唱着“哆来咪,向秀丽,哆来啦,牺牲啦,哆来咪来啦,我们学习她……”
我们喜爱围着看大人或半大的孩子抖空竹,随着有节奏的抖动嗡嗡作响,忽而抛向空中后接住又继续抖,觉得很好玩也跃跃欲试,因没钱买空竹,就学着那样子用细木棒或筷子绑着绳子抖大小搪瓷缸盖玩。寒假里有时也会到电影院看电影,下午两点常有学生专场,票价只要五分钱,放的是《红孩子》、《两个小八路》、《鸡毛信》等红色体裁的故事片,在那个崇拜英雄的年代,看到自己心中的偶像无比的勇敢机智时我们都激动不已。
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学六年级的那个寒假,有了第一次打工的经历。一天被家人带到鱼巷百货公司的食堂,一张张饭桌上堆着像小山一样亮晶晶的图钉,已有许多和我差不多年纪的孩子围坐桌边数着图钉了。每100只装一盒,数一盒可得一分钱,我立即加入到数图钉的行列中,数呀数,数得头脑发涨,手指发软,只挣来了不到四毛钱。但那时物价低,四毛钱就可买到半斤猪肉。
有一次因临近春节,酒的销量大增,酒瓶的招牌纸来不及贴,就被带去糖业烟酒的仓库,给二两五的小瓶粮食白酒贴招牌纸。我看着空瓶子贴上招牌纸后就像穿上了花衣服,觉得既新奇又好玩。还有一次给茶食糕点厂做外加工剥南瓜子的瓜仁,那是拿回家剥的,每剥一斤给五毛钱加工费。刚开始我信心满满嚷着要剥10斤南瓜子哩,但第二天就感到不大对劲,指甲破了指尖一剥瓜子就疼,我还想咬牙硬撑,可剥着剥着我又有点望而生畏了。最后在全家人的帮助下剥完了5斤就再也不想剥了。
不少同学也在寒假帮家人糊火柴盒、拣猪鬃等积攒学费。我通过自己的劳动攒足了学费,用剩余的钱加上父亲的补贴,买来了可变电容器、活动矿石、漆包线、耳机等配件,在堂兄的指导下,懵懵懂懂地参照《少年无线电》的图示,自己动手装矿石收音机。虽说只能收一个江苏台,但我还是觉得挺有成就感的。这个最简单的矿石收音机,为那段原本单调的日子增添了不少乐趣。
如今的孩子有父母的呵护、祖辈的疼爱,哪里轮得上他们动手去做家务呢?我不愿看到孩子们在屏幕前两眼放光神采飞扬,而离了屏幕就一脸无奈。
以上内容来自:京江晚报
[责任编辑:yf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