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证券时报》一篇报道引起我们关注——《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料下月拍板》。报道几乎全部是从广西的角度出发,展现东兴、凭祥两地为了争当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进行的种种建设,而对于竞争三方之一的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却只是简单的提及,而未见详细报道。
那么,在这场争夺“跨合区”归属地的竞争中,红河河口的建设情况如何、有多大的希望取胜……都成为云南人最为关心的问题。
近日,记者奔赴蒙自、河口,采访当地的政府官员、边检等部门及外贸从业人员,为读者奉上河口的最新报道。
河口-老街跨合区简介
跨合区沿中越界河(红河)布局,总面积21平方公里。其中,中方区域为11平方公里,越方区域为10平方公里。经由专门通道(拟建红河公路大桥)连接,实行围网封闭管理。中方区域四至范围为:东至326国道,西至红河,南至坝洒农场22队,北至小河口1队。越方区域四至范围为:东至红河,西至巴刹公路,南至金城商贸区,北至依子社。
跨合区与周边区域联动发展,形成“两国一区、一区多园、一口岸多通道”总体空间布局。将跨合区外中方一侧的老县城、山腰、北山、坝洒等片区作为配套支撑园区;越方一侧的老街国际口岸、新坡、腾龙、北沿海、金城等片区作为配套支撑园区。中方一侧主要布局外向型加工、机械及装配制造、商贸物流、金融服务、国际会展、跨境旅游等产业。
跨合区遵循“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封闭运行”的管理模式,出入境人员管理按照两国认可的有效证件或其他相关协定执行,区内货物可以进行储存、展览、组装、制造、加工、自由流动和交易。
与对岸越南老街完成“两国一城”的梦想,河口已经显得有些迫不及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发展,正在使得邻国边境两侧成为区域合作的热点。
22年前,中国在河口设立了边境经济合作区,现在,另一个巨大的机遇正在来临。今年,国家将选点建设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最终,会在中越红河-老街,凭祥-同登,东兴-芒街三个方案中挑出一个拍板。
云南东南部的红河,正在积极试图和毗邻的越南老街携手,打造一个高端现代化的经济合作区。这其中,云南河口-越南老街因两个城市更为紧密的地理分布,被认为更具优先探索和实践的便利。
在这场激烈竞争中,阻碍不少,河口面临资金欠缺,设施不匹配,边境两边远离各自的经济中心,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城市群,权限下放不足,广西的强势竞争等问题,困扰着河口往更高阶段进发。不过,河口人认为,他们现在有必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河口的优势和能力应该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他们也急切希望用切实的动作而不是一堆空话来表明决心。
这其中,政府起着主导作用,他们收起了“官腔”,召开简短而务实的会议,马不停蹄地成立了一个职责分明、工作具体的小组,来跑赢这场“时不我待”的比赛。
A现场
只装货、不说话的越南商贩
河口正在为建立与老街的跨境经济合作区(简称跨合区)做着积极的准备,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口岸的各个方面体会到。
2月的河口,在冷空气侵袭下,显得格外寒冷,让人有些难以相信这是一个年均气温在30度以上的口岸城市。 早上8点,不少越南商贩已经在口岸联检中心一旁的边贸互市区门口排队等待通关,他们拉着自制的四轮小拖车,上面摆满了瓜尖、小葱、菠萝蜜等蔬菜和水果。
和中国一样,越南人也有过春节的习惯,老街更是如此,所以我们并没有看到平常成百上千商贩涌入河口口岸的壮观场面。尽管如此,平日里的热闹因子依然遗留在了现场。
在口岸站了半个小时,没有见到一名走着的越南商贩,他们几乎从老街口岸一出来,就开始奔跑着过桥,到河口入关后,也是你追我赶。
这样做,是为了能在县城的农贸市场抢到一块摆摊的地点,尽快将农产品出手,接着从河口这边进货,返回老街。
有这样一个细节,商贩拉货的工具都变成了自制的四轮小拖车,并非早先看到的改装的三轮车板车。河口边防的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这种情况最近才出现,早先有人用三轮板车拉货,经常出现违规的情况。
原本按规定,边民互市免税额已经由原来每人每日3000元人民币提升到了8000元,不过商贩有时装载货物的价值超过了这个数额,为了规范边贸互市,现在要求商贩们只能使用我们看到的小拖车。
我们试图采访几位越南商贩,不过他们大多拒绝了这种“上镜机会”,并非语言不通,他们更希望赶紧挤上早已等候在口岸边的三轮摩托。
河口人老刘是一名三轮摩托司机,专门拉越南商贩的货物多年。每天7点半,他准时驾车来到口岸前,打开车厢,点上一根烟,悠闲地等着对面“熟人”的到来。老刘说,两边的民众已经形成了默契,大家有时候甚至连话都不用搭上一句,装货的装货,开车的开车,到站给钱。
“偶尔不方便给没事,有空给我就行了。”
实际上,在通关后,我们看到的情况确实印证了老刘所说的,几个商贩拖着货物过来,摘下越南特色的帽子,低着头把自己的货物抬进老刘的三轮摩托车车厢,等到装满,几个人把货厢门一拉,便站了上去,中间没有和老刘说一句话,只是偶尔相互之间小声嘟噜几句越南话。
除了这些过来做生意的越南商贩,还有不少越南人居住在老街,却在河口工作。看完边民互市,我们进入口岸联检中心一楼,不少越南人正在排队进关,边防的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为了方便边民进出,通关采用人工和电子自助方式,尤其是后者受到了边民的欢迎。只需一张磁卡,就可以在5秒左右顺利通关;实际上,人工通关的速度也控制在10秒左右。边防的负责人还说,除了自助通关,口岸还有一项人性化的措施,那就是延长通关时间,一直到晚上11点。这样使得两边的民众交往更为方便。
面朝越南,在联检中心右侧,一栋四层建筑正在施工。据介绍,落成后这里将变成云南数一数二的免税品大楼。和它隔河相望的,是对岸老街市的地标建筑,17层的平仙商贸大厦,由越南知名制鞋企业平仙公司投资一千万美元兴建。他们看重的是,老街已经被正在推行改革开放的越南中央政府确定为经济特区,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旅游者来到这一区域投资和旅游。
把目光转到河口县城另一侧,河口国际口岸北山片区的河口公路口岸,则要热闹许多,来自越南和中国的大型货车进进出出,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得益于新型的车辆检测系统,每辆货车的通关时间几乎都控制在10分钟内,未来还有可能进一步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