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中共宁明县委十二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传出重要信息:该县县委正视县情,决定调整本县的发展战略目标,使之更加符合本县实际情况和科学发展需要。这使人们感受到一股务实求进图强的清新气息。
宁明县委正视现实,冷静客观地分析了本县现实基本县情,认为宁明的县域经济情况概括起来说就是九个字:总量小、质量低、支柱少。
——经济总量小。2013年,宁明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6.03亿元,与广西先进县相比,差距很大,在崇左市只排名第4位,财政收入和增速只排名第5位。宁明县总人口40万,与扶绥县相当,但GDP相差24亿元,比不上江州区和大新县,仅与拥有26万人口的龙州县相当。边贸是本县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与凭祥、龙州相比,规模较小。2013年,对外贸易额只有凭祥的六分之一,不到龙州的二分之一。
——经济发展质量低。宁明虽称农业大县,但是农业效益低下。工业则基本都是依托土地资源建立起来的农副产品加工型企业,如制糖业、木材加工业等。新兴制造业比较薄弱。2013年,全县一、二、三次产业总产值比例为33.0∶42.4∶24.6,意味农业比重太大,第三产业发展明显不足;财政收入超过8亿元,但非税收入几乎占了一半;经济增长主要靠固定资产投资来拉动。
——支柱产业少。宁明县支柱产业素称两个:一是蔗糖业,二是林产业,但目前只有蔗糖业真正发挥产业支撑作用,林产业还未形成真正的支柱。2013年全县林产业的税收只有1000多万元,只有边贸税费收入的五分之一。2013年,全县GDP同比增长7.8%,增速比2012年回落了3.8个百分点,增速排到全市第6位;财政收入增长8.7%,增速回落了近10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同比下降了5.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收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指标的增速都是排名全市倒数第二。
县委书记刘勇在会上亮过本县“家丑”后,又分析说明宁明县具有独特的发展潜能和后发优势,表现为六个方面: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具有完整的交通形态;具有丰富的资源;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2012年在广西县域工业竞争力排名第7位,商贸物流产业已初具雏形;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优越条件;具有重大发展战略机遇。
根据以上现实情况,刘勇代表宁明县委宣布对宁明县新时期的战略目标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总目标、发展战略目标和主要工作统称为:宁明全面崛起的“168”计划。
“1”指的是“一个总战略目标”:即建成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广西农业大县、林业大县、文化旅游大县和边境贸易大县。刘勇说明,这里把过去的“广西边境强县”的内容作了具体化,明确了“建设广西边境强县”所要达到的目标。他还特别说明,这里讲的“大县”并不是指习惯意义上的地域大、产量大、数量多,而是指它具有较强的产业支撑,产业具有较强的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是质与量的总体提升,是产业综合能力的“大”。
“6”指的是“六个核心打造”:即打造“四基地一中心一名城”。具体指:打造糖业循环经济基地、特色农林产品加工基地、特色矿产资源加工基地、边境贸易加工基地4个基地;打造区域物流中心;打造“骆越根祖圣地、边陲文化名城”。“六个核心打造”是总目标的产业支撑,是建成“四个大县”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总目标的核心战略支撑。
“8”指的是“八大重点工程”:干部形象提升工程、基层党建提升工程、口岸发展提升工程、城乡建管提升工程、现代农业提升工程、文化旅游提升工程、林产工业提升工程、教育惠民提升工程。“八大重点工程”是实现总目标和“六个打造”的保证和主要措施,是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宁明县委的中心工作,是夯实基础和加快发展的载体。
此次会议还明确了宁明县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财政收入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在这些目标中,仅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崇左市水平(9%)一个百分点,其余各项均与崇左市水平持平。这里没有出现一些后进地方急于赶超而追求多项指标超出区域发展平均速度的情况,宁明确实是要通过务实来求进图强。(记者黄雪倩)